笔趣阁 > 玄幻魔法 > 模拟成真,我曾俯视万古岁月? > 369、异乡人,本命,再见老先生

369、异乡人,本命,再见老先生(1/3)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生活系男神   莽荒纪   日月永在  

许江仙面露疑惑,低声喃喃:“如见太上?”  

三千年前,真正飞升的三人分别是陆羽、女帝和魔师。  

他们都是出生在此界之人。  

然而,在后世的传说中,还有一位女子,据说是陆沉的未婚妻,同样飞升,只是名声不显。  

各大宗门对这三位飞升者的生平都有详尽的记载,唯独这位女子的名字已经失传,只知道她来自战国时期的大庆。  

传说她在飞升台开启之时,举白日飞升,河西道至今仍有她的庙祀,香火不绝。  

“难道她就是太上?”  

陆华似乎看出了魔师的困惑,缓缓说道:  

“陆沉祖师在世俗之时,曾有一位未过门的未婚妻,名叫谢灵萱。”  

陆华点了点头,缓缓说道:“谢灵萱一生未嫁,四十岁时容貌依旧如双十年华的少女,容颜不老,堪称奇事。”  

许江仙眉头一皱,“姓谢?汴京的谢家?”  

陆华有些诧异,“如今大齐的定远侯府,正是当年谢灵萱的宗族后裔,魔师竟然知晓此事?”  

许江仙微微一笑,随即道出了一段魔门隐秘:“当年魔师黄道飞升之后,虽一生未曾收徒,却有一位结伴江湖的忘年交好友,此人正是出自大庆谢家,名叫谢穆。”  

“三千年前,魔门大乱,一人横空出世整合魔门九脉、被奉为魔帝的谢穆祖师,他不仅传下了《天魔策》,还留下了“道心种魔”,而在魔门的起居注中记载,谢穆祖师的姐姐,正是谢灵萱。”  

许江仙目光深远,仿佛透过三千年岁月看到了往日种种,轻声道:  

“这段往事,怕是连定远侯府的后人也不知晓吧。”  

陆华听到此处,心中不禁觉得有些好笑,这谢观说起来,竟然还是女仙人的同宗后裔。  

莲池大师却从这番话中品出了更深层的意味,沉声道:  

“既然这世间有仙人转生,那么飞升之门是否就会再次打开?当年燕王陆沉之时,飞升台现世,正是因为谢灵萱的存在。”  

他目光转向许羡,语气中带着一丝探寻:“照大先生的理论,此世乃是飞升之地,那么太上该映照在何人身上?”  

大先生站在一旁,目光凝视着灯火辉煌的邀仙楼,缓缓摇了摇头,语气深沉道。  

“你弄错了,飞升之门的开启,并非因为谢灵萱。”  

“而是因为陆沉祖师一生中,曾见过另一位存在。”  

“那位存在,拥有远超此界的见识。在陆沉祖师留下的遗训中,他曾说自己一生的功绩,便有得其相助。”  

陆华亦接口言道:“祖师以‘太上’喻之。道家所言‘太上’,意指至高无上,乃与玄妙之道相融一体的存在,不可称呼不可描述为之道。”  

“也是代指此界之主,静静俯瞰天地沧桑,静观世事变迁的。”  

“至于谢灵萱,不过是误落此界的…异乡客人!”  

最后三个字许江仙和莲池脸上多了若有所思。  

“外乡人?”  

游子在外远游他乡,未归,便是外乡人。  

谢灵萱只是从此界回去之意。  

许羡缓缓道,“这些外乡人,总有着区别于常人,只要时机一到,他们就会离去。”  

魔师和莲池两人不是愚笨之人,他们皆是传承千年的大宗当世的人间行走,随着一条条脉络被揭开。  

两人终于理清楚头绪。  

今日的惊神阵开启,夫子所建造的“邀仙楼”无不说明,他的所有谋划都只有一个目的。  

他要见一见那位“太上”。  

就如同当年陆沉见太上一样。  

至于!  

类似谢灵萱之类的外乡人,结合以前种种。  

许江仙轻轻吐出一句话,“莫非外乡人,就是书院…剩余的三位先生之一。”  

许羡闻言,长叹一声,摇头道:  

“我不知!夫子也不知!”  

“夫子寻遍天下,却始终未能找到飞升之机。他在背后辅佐唐君统一天下时,未见飞升之兆;分裂唐朝后,亦无所获。甚至在三真一教之中,他找到了三真飞升的传说,又在养龙潭铸造大鼎,却始终未能引动飞升台现世。”  

少年模样的许羡,语气中带着深深的感慨,仿佛在诉说一段尘封已久的遗憾。  

“一切的一切,关于飞升之事,都是我们后世之人根据蛛丝马迹推测而来。夫子穷尽一生,终究未能窥破飞升之谜。”  

这番话一出,仿佛揭开了天地间一段隐秘的真相。  

原来!  

夫子设立惊神阵,并非为了守护大齐,而是囚禁仙人。  

大先生语气莫名,“而根据陆沉祖师所说,那位‘太上’每一次临世,都是极其虚弱的状态。”  

“夫子或许正是看准了这一点,才布下惊神阵,试图在‘太上’虚弱之时,将其困住。”  

许江仙眼中闪过一丝疑惑,心中暗自奇怪,为何这位书院的大先生对三真一门的隐秘之事如此熟悉,甚至如数家珍?  

大先生也不隐瞒,直言不讳道:“许羡已经正式拜入三真一门。”  

此言一出,许江仙与莲池大师虽心中惊讶,却也觉得在情理之中。  

毕竟!  

大先生离开大齐前往大隋后,便一直在终南山修行,与三真一门有所渊源也不足为奇。  

陆华此时缓缓开口,语气中带着几分思索:“陆沉祖师曾言,这位‘太上’,似乎…心存善意。”  

莲池大师听后,天道无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