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玄幻魔法 > 模拟成真,我曾俯视万古岁月? > 第280章 再挑灯火看文章,何人所写

第280章 再挑灯火看文章,何人所写(2/3)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剑毒梅香   生活系男神  

言冷语,大抵都是诸如此类的嘲讽之辞。  

“何兄,你觉得这草堂诗会究竟如何?”  

何孝微微一笑,眼中羡慕。  

“别的不说,这加入诗社每月一百两白银的待遇,就足以让人眼红。而且,只要参加一次诗会,来往的马车费、旅店,人啃马嚼等一应开销,都由苏公子全包。”  

说着!  

何孝的手又不自觉地摸向身旁女子腰间的丰满之处,不过被女子轻轻推开了。  

何孝并不在意,脸上的笑容依旧不减,继续道:  

“不知道有多少人挤破了脑袋都想进这诗社,有些人啊,嘴上说着瞧不起,身体却很老实。”  

“这年头,要是脱不下这层儒衫,哪里能换来金银?几斤风骨可卖不成钱。”  

此时,楼下已经传来了动静。  

苏云老生常谈的开场,大家早已习以为常。  

但紧接着。  

随着一位女子的缓缓入场,二楼上的男子们都不由自主地驻足翘首以望。  

“这是!”  

“胡芸娘!”有人惊呼道。  

“月华轩的花魁,汴京十八家。”  

何孝望着那道窈窕的身影,眼中闪过一丝痴迷,感叹道:  

“花魁娘子之名,果然名不虚传。”  

“古人难怪说,春宵一刻值千金,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风流。今日一见,方知此言不虚啊。”  

谢轩站在戏台上,面上洋溢着得意之色,笑道:  

“芸娘,也已加入草堂诗会。”  

胡芸娘于戏台上轻施一礼,姿态盈盈,宛若仙子。  

场中顿时响起阵阵欢呼,掌声雷动。  

此刻!  

月华轩五楼雅间之内,几位女子正倚窗而望,芊芊玉手磕着瓜子,容颜绝美,丝毫不逊于胡芸娘。  

帷幕低垂,隐约间传来阵阵低语。  

“她倒是舍得抛头露面,看来是彻底傍上了苏家公子。”  

“有了苏云之助,今年的花魁之选,怕是要再起波澜。”  

“这些姐妹,真是一个比一个难缠。”  

一楼戏台之上!  

胡芸娘仅仅亮相片刻,便与苏云点头示意,翩然下台。  

众目睽睽之下,她步入幕后,引得众人纷纷侧目,心生惋惜。  

花魁皆在五楼,寻常人等难以一睹芳容。  

众人对于“草堂诗会”虽不抱太大希望,却更愿多看几眼美人风采。  

然而。  

胡芸娘这一露面,倒是将场子炒得火热。  

苏云见状,趁机吩咐下人将诗会的诗作展示出来。  

一首首佳作跃然纸上,被木牌高高举起,皆是苏云近日从诗会中精心挑选的佳作。  

红布覆盖其上,颇有几分中举放榜的庄重之感。  

张源来含笑道:“看来这位苏公子,确是下了番苦功,胸有成竹啊。”  

何孝却持不同见解,他深知草堂诗会虽由苏云创办,但诗会诗社之风早已盛行。  

诸多九大姓的子弟纷纷效仿,组建诗会,苏云不过后来者。那些热爱吟诗作赋、崇尚文学之人,早已投身老牌诗会之中。  

草堂诗会一年来未有佳作流传,只能依靠银两支撑,渐渐落得“草包诗社”之名。  

要知道,佳作难得,大齐儒生众多,然“无病呻吟”者亦不在少数。  

苏云出手不凡,给二楼、三楼乃至五楼的宾客有所遗漏,特地派遣下人,每人送上一份糕点手札礼。  

红布揭开,每展示一首诗作,便有下人跑上跑下奉上抄录的原文。  

戏班声伎轻高声念道:“《咏秋》,胡大家所作!”  

楼上楼下,众人闻言,皆不由自主地放低了声音。  

“聊秋常带形瞑哀,我言金风未曾开。悠云暖日两相宜,汴京温存悲何来?”  

声伎的声音抑扬顿挫,富有韵律。  

张源来听后,不禁感慨道:“这胡大家,果真是琴棋书画,无所不精。此诗意境昂扬,令人耳目一新。”  

随后,又一块牌子被揭开,露出其中的诗句,声伎继续念道。  

此诗亦是佳作,赢得众人纷纷点头。  

何孝拍着栏杆笑道:“这苏家公子今日如此大张旗鼓,果然是有备而来。”  

接着,下方又传来声伎的念诵。  

“咏春,谢家谢轩公子所作——雀儿懒修羽,白玉兰香凝。庙龙一喷嚏,旧叶焕新枝。”  

月华轩内皆是儒家子弟,或是出身不低,总是看过几本诗词,自是胸中有墨。  

“此诗尚可,谢家谢轩,看起来像是个饱读诗书之人。”  

“谢家可是出过谢先生这样的大家,算是不坠威名。”  

谢轩站在戏台前,脸上虽极力掩饰,却仍难掩嘴角的一抹得意。  

扬名立万,本就是男儿所为。  

声伎稍作停顿,随后高声念道:“《咏明》,苏云苏公子所作——谁执云中月,应逐流光来。临湖弄姿态,青樽待酒开。”  

张源来拿着苏家下人递来的纸张,仔细品读着上面的诗句,同时听着声伎的诵读,不禁赞叹道:  

“这苏云,确有几分诗才,此诗写得甚好。”  

“此诗当属今日诗会雅集之最佳。”  

声伎正准备继续开口,苏云却走上前来,亲自揭开了一块红布,揭晓了下一首诗作。  

“李家才女,李书婉所作。”  

“但遗憾的是,只有四句残诗。”  

声伎随即念出了这四句诗:  

“连理枝头花正开,妒花风雨便相催。愿教青帝常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