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玄幻魔法 > 模拟成真,我曾俯视万古岁月? > 第218章 龟缩不出,天下大势

第218章 龟缩不出,天下大势(1/3)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日月永在   生活系男神   剑毒梅香  

这一年,你亲自领兵北上。  

北风未战,便舍弃出两州之地,许州和博州。  

许州多是一片辽阔无垠的大平原,历经黄河与治水两条大河,千年不息的冲刷,孕育出了肥沃无匹的土地,是北风疆域内粮仓之一。  

博州也是重地,有着天下闻名的水产和盐地,被誉为“千湖之州”。  

两州都是地势平缓,无险可据守。  

北方选择在越州“原崇城”囤重兵,龟缩不出。  

从虎牢关欲行黄龙府,必过“原崇城”。  

此景似乎是白马盟约之前,燕国北上场景的重演。  

不同的是,北风经过当年一战之后,“避战”成了军中对付燕地的国策。  

一大批善于防守的老将被启用。  

只守不攻!  

十年来一直在此修建大城巨寨,此城的战壕扩大数倍,城内开垦良田,修建水渠,兵卒自给自足。  

借地势之险,如天插长剑于大地!  

如今!  

北风势力在此地重兵布防,四十万大军分为两翼,虎视眈眈。  

四十万精锐之士据城固守,另有建碉堡,隐匿于两侧山坡之上,布下了大的“口袋阵”。  

又有黄河和治水绕城,只有硬攻一条路。  

易守而难攻。  

拓拔术遗这位北方帝王,更是亲自来前线督战。  

北风也布置的后手。  

一旦战事吃紧,狼烟一起,便立即行动,掘开城中大坝,让治水就会滚滚而来,一泄千里。  

伤敌一万,自损八千。  

更有乾元支援而来的八万铁骑,屯驻于治水之下的“宴城”。  

宴城之地,亦是易守难攻之坚城,稳固如山。  

敌军此举,迫使燕北军不得不分兵两处,以应对可能之变。  

一旦局势有变,这乾元的三万大军便如同一把利剑,可直插原崇城,或者再顺势南下,直取云州。  

其战略地位之重要,可见一斑。  

春季之时,河面尚结厚冰,燕北军中的猛将谢灵,多次于阵前叫阵,挑战敌军。  

燕北军中的谢灵,更是给敌军统帅周天成送去了一份特别的“礼物”——女人衣裙和一封言辞犀利的书信。  

周天成,这位北风之地赫赫有名的将领,虽已年逾花甲,却依然每日吃五升米。  

信中言辞赫然入目:“天成兄身为都督,统率北风之师,竟不思披甲执戈,决胜于疆场,反而龟缩城中,逃避锋镝,此番行径,岂非与柔弱妇人无异乎!”  

没想到的是!  

周天成第二天穿着女装,献身于城楼之上。  

敌军数月一直固守城池,甚至在城楼载歌载舞,未有丝毫出城之意。  

如今已是夏季,河内冰融水暖,游鱼顺水而下,自是肥美诱人。  

燕北军在治水西岸扎下营寨。  

陆羽,于河水中操弄起几尾活鱼,于岸边架起烤架,夹烤起鱼儿来。  

鱼香四溢,引得众将士纷纷围拢而来,欢声笑语,热闹非凡。  

今日,在河边的帐中,举行一场酒会悄然聚集。  

此次北上你带着谢灵、封海平、贾符、齐染虞许四人,共计二十万大军。  

而霍海,则自领二十万大军,屯驻于宴城之中,与敌军对峙。  

你在军中今日下令捕鱼,以享生活之乐。  

不少军帐之中,欢声笑语。  

众人饮酒欢宴,甚至在河边公然洗马,举办酒会。  

陆家军中之军粮,往昔曾历经艰辛。  

当年北上之时,后勤补给不足,将士们常将粟米用陶罐煮成糊糊,再添上些野菜充饥,便已算是难得的美味。  

那时,粮草不济,将士们饱受饥饿之苦,却仍坚守阵地,英勇杀敌。  

第二次北上之时,锅盔、烧饼等干粮已成为主要军粮,既方便携带,又能满足将士们的口腹之欲。  

然而,时过境迁,这些年燕地已经不缺钱粮,军中伙食亦得到了多次改善。  

更值得一提的是,军中还出现了创新的食物处理方法,如将粗布浸泡在醋和盐水中,晾干后食用,既增加了口感,又延长了保存时间。  

如今,军粮更是精益求精。  

大米经过精心挑选,蒸熟后晾干,再经过数十次暴晒和煮熟,最终得到两升干燥大米。  

这种大米不仅口感醇厚,而且易于保存和携带。  

食用时,只需将干燥的大米用热水泡开,做成泡饭。除此之外,军中还有晒干的牛肉干作为主食和配菜,既补充了将士们的体力,又增加了饮食的多样性,还有大酱、腌菜等调味品。  

如今燕北军已经北上三个月,只有霍海那边和燕北军产生了冲突。  

你亲自率领的二十万人马,一路势如破竹,畅通无阻。  

所过之处,两州之内的早就屋舍尽毁,农田荒废已有一二载,满目疮痍。途中更有无数陷阱与毁坏的道路。  

显然是早有筹划!  

你深知原崇城之地势险要,强攻只会陷入被动。  

更何况,城中储备的粮食足以支撑数年之久,说明北风在数年之前便已准备好了这场“持久战”。  

在座的帐内,皆是此行的高官,他们皆是偏将军以上的军职,可以统帅五千人马。  

这些将领中,偏将军的多是年轻面孔,他们都是从军中的“讲武堂”出身,熟读兵法,又在军卒之中历经摔打,锤炼而成。  

讲武堂乃是统称,其实就一座座学院,每年都是考核,骑马,射箭,长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