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玄幻魔法 > 模拟成真,我曾俯视万古岁月? > 第195章 边境国都,君在前民在后

第195章 边境国都,君在前民在后(2/3)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大王饶命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生活系男神   莽荒纪  

隆深知一国之都的选定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  

第一是水利,一座大城不可或缺,除开交通就是生活。  

大庆的都城,那里有着“八水绕京”的美誉。  

北地乃是天下几条大渎的发源地,不仅便于南下大庆、韩楚等国。  

水利自然不却。  

第二便是国家战略上安全、经济、人口战略,这些都是都城选址时必须考量的关键。  

从安全角度来看,大多数都城都会选在四面环山或水、易守难攻之地。  

韩国的都城,东西南三个方向都有宽六十丈的护城河环绕。  

北面更是紧邻大名鼎鼎的天然屏障——太平河。  

燕京的地理布局确实让人感到奇怪,它位于一望无际的平原之上,缺乏地险,且紧邻边境,使得北风能够轻易长驱直入。  

更令人不解的是,城墙的建造也显得颇为低矮,这在如今军队装备精良、拥有投石车等重型攻城器械的情况下,几乎可以说是“不设防”的状态。  

武隆皱眉思索,不太合理。  

一国之都的选址会考虑到居中位置,以便更好地辐射全国,促进经济交流和人口分布。  

然而,燕京却似乎并不具备这样的优势。  

武隆自然不会傻傻的认为,燕地是随便找的一个位置。  

无论是陆沉还是燕王府的那一群幕僚都是不简单之人。  

突然!  

武隆脑海中闪过一个念头——“风水”。  

国都的选址和布局往往与风水学密切相关,认为好的风水能够带来国家的繁荣昌盛。  

武隆虽有涉猎,但是对于他这种半吊子来说,也看不明白于是!  

武隆转向身边的谢淳安,这位可是其中行家。  

他急切地问道:  

“谢大人,您快看看这燕京,是否真的是一块绝佳的风水宝地?”  

谢淳安闻言,抚着胡须嘴角勾起一抹淡笑,他下车之际,早已将周遭地势尽收眼底。  

“那可能要让王爷失望了!”  

“此地绝非风水上佳之选,风水之道,精髓在于背倚青山,面朝碧水,或阴阳和谐,相辅相成。”  

谢淳安缓缓道来,他本就是鬼谷出生,精通奇门遁甲,阴阳八卦,更是善望气。  

“回想我们途径的佳康城,坐北朝南,坎离相对,龙脉源自西北群山,水随龙行,形成顺水之局。左右两水交织,明堂开阔,五曲水悠然入海,更有船只点缀其间,既为近砂,又似朝案,水主财,左右砂手高低相宜,佳康城必定繁华昌盛。”  

武隆闻言,点头赞同,佳康城的繁华景象确实印证了谢淳安所言非虚。  

谢淳安话锋一转,继续道:  

“而我们所路过的望神洲,亦是风水宝地中的翘楚。它位于九山之南,治水之北,山水皆阳,自古便有‘重阳’之美誉。”  

“曾有高人仰观天文,俯察地理,建议在此北方建造宫殿,以呼应天上的紫微宫。治水被比作银河,横桥则象征鹊桥,各座宫殿与星座遥相呼应,四周通道纵横交错,重阳宫居中而立,宛如众星拱月,屏藩帝都,气势恢宏。”  

武隆听得津津有味,这些关于风水与天文的知识让他倍感新奇与兴奋。  

他回想起乾元定都时的情景,亦是汇聚了众多阴阳家大师与国子监。  

最后敲定“成乾”,说是龙脉汇聚所在。  

女帝武缨在国内的影响力虽强,但在推动迁都这一重大决策时,依然遭遇了不小的阻碍。  

乾元帝国本是和北风一样,起源于北方游牧民族。  

而南方,则是百年前融合进来的外族之人聚居之地,经过时间的推移,如今已没有明显的外族之分。  

北方的老贵族们依旧居住在北风,认为自己是草原的儿子和圣山的后裔。  

加上!  

国都设在北方更符合他们的利益,因为这样能让他们在本地培养大量势力,巩固自己的地位。  

当女帝提出迁都的提议时,这些贵族们纷纷站出来反对。  

女帝想要迁都的原因也是以为这些贵族。  

国家推荐或者科举选拔的人才,备受乾元北方本土官僚集团排挤,到朝野的官员根本得不到重用,新派和旧党之争,国家陷入内耗。  

迁都也是一种对贵族变形的打压。  

面对这一困境,女帝武缨本欲采取强硬手段。  

乾元的内阁学士提醒,当前正处于变法关键时期,不宜过度使用武力,以免引发更大的动荡。  

治病不宜下猛药!  

公孙平溪献策,让女帝带着一众乾元贵族南下游玩,所有费用由朝廷承担。  

果不其然,贵族们贪图享乐,纷纷响应,浩浩荡荡地南下,告谢女帝恩赐。  

在南方游玩期间,女帝武缨当场宣布了迁都的决定。  

此时,已经南下的贵族们由于身处异地,且已享受了朝廷的优待,面对突如其来的迁都决定,虽然心有不甘,但也无可奈何,最终只能同意迁都。  

莫非这位燕王也是如此那座燕王府并没有想象之中平静,下面早就暗潮涌动。  

各大势力和集团之间,迁都不符合他们利益,导致眼前情况。  

武隆摇了摇头,觉得也不太可能!  

陆家军乃是陆沉一手缔造。  

各地的大部分官员都是后面启用。  

之前的北地乡绅地主,都在北风南下之时纷纷逃离,或者被北风抄家。  

不像其余四国,都有国内的贵族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