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言情 > 好莱坞之路 > 第九十章 进步太快

第九十章 进步太快(1/2)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莽荒纪   生活系男神   日月永在  

清晨的阳光穿过明亮的窗户,落在拉起的窗帘上面,映射出一片金黄,墨菲从盥洗室里出来,嘴上咬着一只牙刷,站在穿衣镜面前,仔细的看了看,除了眼睛有些红外,昨天的醉酒没有留下太多痕迹。  

对着镜子晃了晃头,墨菲发现头疼忽然好了,回到盥洗室吐掉嘴里的泡沫,愣愣的站了一会,或许昨天的疯玩真的让他放松了下来。  

有过拍摄《水果硬糖》的经历,他渐渐发现了一些头疼的规律,当他工作压力过大和神经紧绷的时候,出现的可能往往最大,整个人彻底放松下来,那种说不清道不明的疼痛,也会随之消失。  

如果一直活在放松状态,墨菲相信这奇特经历带来的后遗症会不药而愈。  

但这明显不可能,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上,除非他无欲无求,毫不在意以后的生活。  

不过能做到这些的人,这个世界上又有几个?  

洗漱完毕,打电话要了一份外卖,墨菲下楼来到客厅里,因为今天全剧组都放假休息,以便养足精神准备开始拍摄,工作室里静悄悄的,没有一个人。  

从一张办公桌的文件夹里拿出计划书,墨菲随便找张椅子坐下,又一次翻看了起来。  

拍摄即将开始,他必须慎重的对待每一项工作,尽可能找到计划中的任何一个疏漏。  

整整一天的时间,墨菲都躲在家里没有出去,保持听觉、视觉和精神上都处于相对安静的状态。  

第二天一早,他就驾车赶到了小城威尼斯,进入仓库门口的办公室,首先告诉已经等在这里的保罗威尔森,项目由之前的代号2正式更名为《电锯惊魂》。  

“电锯惊魂?”  

消息很快传到了片场里,正在化妆的詹姆斯弗兰科问旁边的塞斯罗根,“怎么起了这样一个名字?”  

塞斯罗根提醒他,“剧本里面的家伙外号不是叫竖锯吗?”  

随着墨菲到来,片场开始了忙碌,在搭建好的地下室厕所场景边,海伦娜埃斯波拉做着最后的检查,验看布景的设置情况;预留出的摄影机机位上,菲力拉舍尔在调试摄影机,他的助理手中拿着一台手提摄像机在试拍;大卫罗比用挑杆挑起主背景灯,不断与墨菲交换意见,以确定主背景灯的架设位置。  

场景里面,贝克克莱伯特蹲在地上,检查道具脚镣,大手不断从泛着金属质感的橡胶道具上拂过,确定足够光滑平整,不会伤到演员的脚踝。  

墨菲统筹全部的工作,一个个部门的消息传递到了他这里。  

片场的外围人也不少,尽管今天只会拍摄詹姆斯弗兰科和塞斯罗根之间的戏,大部分主要演员还是赶了过来。  

比尔罗西斯也来了,墨菲被他列为超级潜力客户,新作开拍当然不会缺席,此外还要陪名下的另外两名潜力客户。  

凯瑞穆里根穿着简单的t恤和仔裤,双手抱胸一直盯着墨菲那边。  

在她旁边,矮一些的莉莉眨着好奇的眼睛,也在看着片场里面。  

“大卫,主背景灯向左挪三英尺,放在浴缸四十五度角的位置试试,”片场那边不断响起墨菲的喊声,“日光灯不要全部点亮,我要开灯后一根出现闪烁的效果。”  

“菲力,第一个镜头使用手提摄像机,注意摇晃度。”  

“海伦!布景上面的玻璃做过实验了吗?能打碎?ok!”  

“杰克!杰克!演员化妆好了没有?还要多长时间?”  

看着墨菲有条不紊的指挥整个剧组,比尔罗西斯微微点头,相比于上一次拍摄时的菜鸟,他成熟的非常快,自信满满的模样,很像是一个成功的导演。  

他也参与了剧组不少前期筹备工作,墨菲给他最大的一个感觉,就是进步太快了。  

比尔罗西斯签约过的导演不止他一个,但以前的那些,基本拍完一部影片,从此销声匿迹,再也没有第二次机会。  

这个家伙呢?第一部影片博取到接近成本五倍的北美票房,米拉麦克斯的发行能力是关键,但他成功融合到影片中的商业元素,却也无法忽视。  

作为一个经纪人,还是在caa工作,比尔罗西斯对好莱坞这个圈子了解的足够多,也清楚新人导演如何才能引发关注,实现自身的价值,并且带动经纪人的地位。  

一是获得重量级的奖项。看看墨菲的年龄,想想自己这个经纪人手中的资源,比尔罗西斯就知道这些是未来很遥远的事情。  

另一个是商业成绩,简单点来说,就是票房。  

比尔罗西斯看来,再没有比电影票房更实际的东西,电影艺术毕竟是形而上,没有人会给纯粹的艺术电影投资,即使有,这些艺术电影也与商业撇不开关系,电影就是金钱和权力的产物。  

如今这个时代,如果没有大人物的欣赏,从小成本电影开始慢慢发展直至成为主流导演,这是很多年轻电影人的必经之路,如果一个导演的小成本电影能够获得高票房的话,必然会加快他的电影发展道路。  

比尔罗西斯也看过剧本,虽然在好莱坞剧本远不能代表最后的成片,但也能说明一些问题,《电锯惊魂》无论是剧情还是卖点,都远远超过《水果硬糖》,墨菲的进步他是看在眼里的,相信他应该会比《水果硬糖》做的更出色。  

“看到了吗,小不点。”凯瑞穆里根指着墨菲那边,对旁边的莉莉说道,“墨菲一定是最好的导演。”  

莉莉只有十二岁,出身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