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旅明 > 第417节 落脚和撕逼

第417节 落脚和撕逼(2/2)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赘婿   小阁老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重生之文豪巨星   剑毒梅香  

中后期由于军户大量逃亡,素质急剧下降,所以朝廷开始将野战军改为募兵制。  

募兵制下的士兵,招募时要发安家银子,驻扎时要发“月粮”,也就是基本工资,而到了行军作战时,还要加发“行粮”,也就是战斗津贴。  

今天曹川和天津官员讨要的,则是两营兵一个月的月饷:每兵三两。  

三两银子在理论上说,就是标准的崇祯朝士兵野战月薪。  

崇祯朝的月饷是跟着天启朝走的。这个时间段,驻扎在前线的关宁铁骑,不算军马耗费,士兵每月工资折合下来是二两银子。  

至于那些千里迢迢从云贵,从陕甘赶来的勤王军,每月军饷标准是三两银子。  

当然了,以上这些数字,那只是朝廷公开的标准。至于说士兵到底能拿到多少,这个很难说,要因地而异。  

像关宁军基本就能拿到足额,至于其他后方地区......明末财政危机,实际上的军饷是极低的。明代欠饷从万历二十七年就开始,根本没法统计。  

这也是明军为何没能剿灭李自成和后金的原因之一:败亡首先从财政开始。  

而曹总兵这一次要的工资数额,就是比照着勤王军的正常标准来张口的,理论上没问题,貌似还吃亏了:真要有两千匹马的话,耗费可比兵大多了。  

“还真是大言不惭!”孔佥事听完后气笑了:“两千匹马,真真是胡吹大气!”  

孔鹏这时已经把这位曹总兵鉴定完毕了:就是一个满嘴跑火车的骗子,只带了几百兵就跑来打秋风的垃圾军将。  

而曹总兵这时也不再搭理孔老爷,只是盯住巡抚大人不放。  

“e......”瞿大人这时捋着胡子,开始斟酌了。  

和孔佥事不同,老瞿刚才是看过熊文灿的亲笔书信的,所以他倒是不认为姓曹的是来打秋风的。  

然而他也不认为姓曹的刚才那些都是真话——开玩笑,六百辅兵也就罢了,两千匹马多少银子,张口就出来了?这些南兵会骑马吗?  

于是抚台大人最终还是和了一把稀泥:“按两千两银子折成粮米,一次拨给,破空意下如何?”  

听到这一结论后,曹总兵当即同意——原本就是为了“立威”而吵架,至于那点银子,天津官员可能很在乎,穿越众压根就没放在眼里。  

一场并不愉快的见面会开完后,在场众人纷纷忙不迭地闪人。孔佥事尤其不爽,狠狠瞪了曹总兵一眼后,拂袖而去。  

而张冬东则留下来和两位大佬又寒暄了几句,约好等过两日安顿下来,再请大佬去船上看一看后,这便告辞了。  

接下来事情很简单:北上舰队再一次启航,绕过卫城后,沿着海河向西,不多远就拐入了子牙河,然后几艘战斗舰艇就在老校场外的木码头旁沿河停了下来。  

另外十艘运输船则去了河汊另一边的仓库卸货。  

与此同时,卫所经历司派来交接的百户,正站在老校场门前,目瞪口呆地看着一群“叫花子”从怪船上走了下来。  

这些人穿着灰黑色,花花绿绿的怪服,乍一看就像叫花子。然而等他们走近之后,百户才发现怪人们是真真的精兵:一个个膀大腰圆,手持黑亮的怪铳,神情精悍,绝不是普通兵丁。  

等到这群“花衫兵”进入老校场巡查一圈后,船上才开始陆续下来穿着绿色大袄,手持长铳的短毛南兵,再之后是穿着蓝色大袄的水军。  

总之,百户认知中,穿着大明胖袄的兵丁一个都没有,从船上下来的,全是怪人。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