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明豪贾 > 第四百八十六章:心意已决

第四百八十六章:心意已决(1/2)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生活系男神   莽荒纪   日月永在  

“这,这”  

朱祁镇见张辅大笑,心中也有些松动。  

的确如张辅所言,如今中原已无救,大明只能慢行死亡矣。  

可要想救大明,或许也只有向外发展的道路。  

可不说那刘建会不会放自己向外发展,就说如今自己麾下这么多官员,官吏,明军拖家带口,怎么也得几百万人吧,他们愿意跟着自己远离祖宗之地否。  

毕竟自己不是刘建。  

朱祁镇也心知,如果自己是刘建,绝不可能会短时间内向外移民数千万之巨。  

就说这祖宗,祖坟所在地,就没人会舍弃。  

可刘建确做到了。  

几千万人跟着刘建南迁南洋,北迁东北。  

这不仅仅是有钱拿,有土地,有归属,有安全感。  

更重要的是,如今这些人又打回来了。  

实际上他们就是南下发展,赚了钱又返回了家乡。  

最终还是没有舍弃祖宗之地啊。  

可是我大明出去容易,而且只要不是对付华汉国,朱祁镇觉得其他国家根本不值一提。  

只是还有人愿意跟随自己,跟随大明这杆旗帜,远行吗。  

怕是一个人也没有吧。  

不说别的,就大明那几十万皇族,也没人愿意吧。  

更别说其他人了。  

这不仅让朱祁镇难以接受,还根本没法实施啊。  

见朱祁镇犹豫不决,张辅早已想过。  

叹息一声,又向“陛下果然觉得臣所言,难以接受啊”  

“英国公所言,自是为了朕,为了大明,此朕自知也,可是舍弃了中原,舍弃了祖宗宗庙之地,我大明如何又能成为大明,再说举国上下,又能有几人愿意跟随于朕,舍弃祖宗之地乎,再说我大明三面被围,海路断绝,就算去,又能去哪,所谓天无二日,国无二君,我大明乃华夏之大明,岂可在蛮夷之地独活乎,此朕不能接受”  

朱祁镇坚定的说道。  

“这些,臣自知也,而正因臣自知,故而臣才劝陛下如此行事,除此之外别无他法也,为了大明未来计,陛下当放下身段,以退为进,退一步海阔天空啊”  

“可如此行事,朕百年之后,如何面对列祖列宗在天之灵,如何向祖宗交代啊,祖宗之法不可弃,更不可废,祖宗之地不可失也,朕就算是死,也绝不妥协”  

朱祁镇愤怒道。  

“哎,如此我大明最多三年,必亡,或许不用等那刘建,最多明年,各地豪强必然并起,天下大乱,或许…哎”  

张辅长叹一声,说道。  

“就算如此,乃天意也,乃我大明时也命也,朕认了,但不到最后一刻,朕绝不会妥协认输”  

朱祁镇又斩钉截铁的怒道。  

“可如今我大明已无能力自救,哪怕军中,也会出现叛逃,叛变者,内忧外患,陛下会死无葬身之地也,祖宗宗庙被毁,陛下不一样难见我大明列祖列宗在天之灵吗”  

张辅又说道。  

“可是如今那刘建飞艇过境,江山已难保全,又能有多少人会追随于朕,又有多少人愿意随朕流亡外海蛮夷之地,那刘建又岂能放过朕,让朕与大明苟延残喘,何况我大明还能流亡哪去啊”  

朱祁镇哀叹道。  

“陛下有所不知,当年臣府变故,忠儿一家暴病,此乃臣终生之痛也”  

“这,朕早已得知,不过已过近十年,英国公还当顺心才是”  

“其实有一事,臣并未对任何人说起,此事只有臣和刘建知晓”  

朱祁镇一听,心中大惊。  

一脸疑惑的看着张辅。  

“当年,忠儿亡故,个中变故,想陛下已尽知也,臣当时可谓悲痛交加,万念俱灰之下,默认其一家暴病而亡,以掩盖家族丑闻,只是其中少了一人,那便是忠儿之女清儿也,当年臣本想赐死清儿,然又于心不忍,而这时臣偶然得知清儿与那刘建有过交集,故而便引导那刘建麾下,入府劫走了清儿,这才有了之后臣与那刘建通州码头一叙,最后将其放走之事,后来臣返回府中,命管家找了一与清儿相似者,将其赐死,以此搪塞了过去,之后臣听说那清儿嫁给了刘建,如今乃其张贵妃矣”  

朱祁镇心下大惊。  

这还有这样一番道道啊。  

“朕早知那刘建有个张贵妃,可不想此人乃英国公孙女矣”  

朱祁镇哀叹道。  

“还请陛下治臣欺君之罪”  

“此乃人之常情,朕怎会怪罪”  

“陛下,臣也不想抛弃祖宗之地,只是如今大明已万劫不复,不可再兴,唯有此法,放有一线生机,不如此,天下不宁啊,何况以臣对那刘建的了解,那刘建未必痛恨陛下,陛下离去,刘建未必会加兵攻伐也”  

“英国公不必多言,朕意已定,就绝不会再做更改,英国公好意朕心领了,就如英国公放过自己孙女一般,朕也有难以割舍之物,只要朕在一日,朕便不会再做改变”  

朱祁镇坚定的说道。  

“那这大明?”  

张辅问道。  

“其实英国公所思,朕也不是没有想过,不瞒英国公,朕已打算命朕长子见深及其母周氏前往西安拜谒我华夏先祖,又命郕王朱祁钰随同,不久后朕还会下旨,命于谦,蒋贵等率军前往西安,如果朕在京师,中原难保,以关中之地理,巴蜀之富庶,西北边镇及山西等地重兵之强势,足可与叛军及华汉国周旋,何况华汉国进入中原,必与叛军相抗,等其两败俱伤之时,我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