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明豪贾 > 第四百七十七章:席卷

第四百七十七章:席卷(1/2)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剑毒梅香   生活系男神  

不仅是松江。  

北至徐州,淮安,南到嘉兴,湖州,杭州,中间扬州,苏州,常州等地。  

都出现了众多白莲教叛军。  

流民裹着百姓,百姓又带着流民。  

虽然战斗力底下。  

但是也架不住人多势众。  

各地叛军如蝗虫过境一般,将各地洗劫一空,各府县也在几百万叛军的前赴后继的攻势下,纷纷失守。  

官员被杀,府县,市集尽皆被洗劫,劫掠。  

也就十多日,淮北,江南大部分府县都被叛军攻陷。  

不过因为华汉国的关系,使得扬州,苏州,湖州等地大明皆布下重兵戒备,故而虽然一开始因为突然,让大明有些手忙脚乱后,等各地稳定下来,叛军也不再拥有一开始的优势。  

明军也开始反守为攻。  

再加上松江一地,头领陈果知被杀,宝山县和华亭县更是被华汉国占据。  

这也打乱了原本白莲教的计划。  

这也让大明在随后逐渐占据了主动,开始反击。  

只是无论是大明,还是白莲教,如今都没有功夫去管华汉国之事。  

各地白莲教叛军也开始汇集起来,组成数万,数十万大军开始对明军和各地主要县城,府县治所,卫所城发起攻势。  

而集中大量军力后,虽然就战斗力和装备来说,白莲教叛军处于绝对劣势,但是人太多,人多势众,排山倒海的攻势下,各地明军也开始奔溃。  

当然白莲教虽然声势浩大,短时间内席卷整个淮北,江南等地。  

但是如果大明全力以赴,哪怕这白莲教徒们煽动了几百万流民,百姓为祸,也不可能短时间内有此成就。  

而白莲教之所以有如此声势。  

各地士绅,豪强作壁上观,结寨自守也是最根本的原因。  

如今的大明可谓内忧外患,华汉国更是虎视眈眈。  

更别说如今白莲教叛乱,那华汉国居然趁此之时,拿下宝山县和华亭县。  

动机不明。  

而华亭县本就是松江治所。  

宝山县位于吴淞口,是原宝山所和吴淞所合并而来。  

这两地一个是松,一个是松江码头所在。  

是如今松江一地最核心,最重要之地。  

加上青浦镇。  

可以说如今华汉国已经掌握了松江一地的命脉。  

加上白莲教徒虽然拿下松江各地,但是并未留人固守,而是将松江一地叛军全部调出,调往嘉兴,湖州,苏州等地,并入各地叛军之中。  

使得松江一地,如今成为了三不管的真空地带。  

加上松江一地的士绅,豪强本就有心归附华汉国,这在各地也不是秘密,所以很有可能被华汉国占据。  

这让大明如何能接受。  

可是有白莲教叛军,大明也无法插手华汉国和松江之事。  

而白莲教叛军如今关键还是对付大明。  

自然也不管那华汉国。  

于是诡异一面出现了。  

白莲教叛军和明军在扬州,淮安,苏州,常州,湖州等地打得火热。  

各地士绅,豪强确无动于衷。  

拿下华亭和宝山的华汉国也无动于衷。  

似乎不关我事,冷眼旁观。  

当然大部分士绅,豪强都生活,居住在县城之内,只有极少数会生活在自己的庄田内。  

那些生活在庄田内的士绅,豪强,也免不了被叛军洗劫,屠戮。  

而那些生活在县城内的,就免受波及了。  

只是有时碍于情面,也受制于大明,不得不做出一些粮饷支持。  

但是实际拿出的并不多,大部分都以各种理由推脱,搪塞。  

当然和华亭县一样,一开始叛军也是在各县城城内引发了一定的骚乱。  

然而大明及时反应,加上各地布下了比松江更多的兵力。  

自然很快城内的叛军便被全歼,这也使得各地叛军由偷城,变成了正面强攻。  

只是叛军实在是人多势众。  

最后被攻破城的也不在少数。  

而为了支援各地。  

应天府坐镇我魏国公徐承宗和镇守太监顾亮立刻调集中都和南京驻军前往扬州,苏州平叛。  

同时又调集庐州,安庆等地驻军前往中都,南京戒备,守备。  

并向京师发出了八百加急,请求调集湖广,江西,河南,山东等地大军支援南直隶平叛。  

毕竟叛乱之地是大明核心之地,也是最富庶之地。  

还涉及到了华汉国。  

大明内部也不知道,那华汉国和白莲教是否勾结在了一起。  

故而调集大军平叛,并以此震慑那华汉国,让其也不敢轻举妄动,最好。  

只是不想大明最富庶之地居然发生了如此大规模叛乱。  

早知今日,当时就不该为了些许人力,为了保证地方安置,为了发展商贸和寻求大量雇工,劳力而将这么多流民赶入南直隶,扬州,苏州,松江等地。  

如今可谓是得不偿失,自讨苦吃啊。  

只是如今后悔是来不及了,赶紧将叛乱平息,安定内部最佳。  

只不过大明还是低估了白莲教的动作。  

八月二十三四。  

朱祁镇得知南直隶流民,白莲教叛乱后,大惊失色,立刻命人下旨山东,河南等地卫所兵前往南直隶平叛,并命魏国公和南京镇守太监总督各路大军征讨叛逆。  

同时调宣府蒋贵为总兵官,甘肃王骥为副总兵,命二人前往南直隶指挥众军,再命兵部尚书于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