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明豪贾 > 第三百八十六章:于谦入朝

第三百八十六章:于谦入朝(1/2)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莽荒纪   日月永在   生活系男神  

众人和太后一听大惊,立时转头一看。  

乃兵部尚书柴车也。  

自王骥南下与蒋贵征剿思任发后,柴车便被朱祁镇立为兵部尚书。  

加上兵部左侍郎徐晞,右侍郎邝埜,一体成为了如今大明兵部的掌舵人。  

“哦,兵部尚书请杀何人”  

孙媛惊呼一声,问道。  

众人也一脸惊愕,骇然,惊惧的看着已经六十多岁的柴车。  

特别是张辅,一脸阴沉的看着柴车,这柴车不是一向谨慎吗,今日怎么这么冒失啊。  

“司礼监掌印太监王振”  

柴车拜道。  

众人一听大惊失色。  

这王振这两年的确飞扬跋扈,依托陛下,干预朝政。  

很多人都想制他死地,可因为陛下恩宠,加上张辅,杨寓等人并未表态,故而王振如今依然稳如磐石。  

可是如今陛下昏迷,大明危局日盛,自然如柴车这般,便跳了起来。  

“为何要杀他”  

孙媛又问道。  

“禀太后,此人罪大恶极,蛊惑陛下,干预朝政,以至上下离心离德,实乃我大明罪恶之首也,此贼不除,我大明将永无宁日,何以使天下归心乎”  

柴车拜道。  

“他不过是一内廷太监,如何能干预朝政,使天下离心离德”  

孙媛又问道。  

而柴车本想再说。  

可确被身后的杨溥拉了一下,杨寓也上前一拜。  

“禀太后,那王振确有过失,然罪不至死,如今当务之急还应先救治陛下,使陛下龙体康健,在发勤王之兵,卫戍京师,才是当务之急也”  

杨寓拜道。  

“你们…”  

柴车一听,大怒,但被杨溥拉住,又不知该如何接话。  

“恩,杨大人所言,朕自会考虑,不知兵部尚书要举荐何人,能破此危局”  

孙媛点头说道。  

柴车看了一眼杨溥和杨寓,又见张辅对自己摇头示意。  

暗叹一声,又上前一拜。  

“山西巡抚于谦”  

柴车又拜道。  

“于谦,此人朕是第一次听说,他有何才,能当此重任”  

孙媛想了想,又说道。  

“禀太后,此人永乐十九年登进士科,先为御史,随宣宗平定汉王叛乱,并累诉其罪,使汉王伏地战栗,扣头认罪,宣宗因此大悦,明其巡抚江西,平反数百冤假错案,使江西归治,宣宗对其信任有加,越级提拔为兵部右侍郎,巡抚河南,山西等地,深得百姓厚望,此人若能入朝重用,则如今我大明危局,何惧之有”  

柴车又拜道。  

“此人在先帝之时就被重用如此,为何朕未听过?”  

孙媛想了想,问道。  

“禀太后,此人确又大才,臣等主持内阁,凡其所奏诸事,皆是利国利民,有益万民,故均一一招准,之所以太后未知,乃太后当权日浅,诸事不明所制也”  

杨寓上前拜道。  

“那以杨大人之言,此人可当此任乎”  

孙媛问道。  

“该当重用也”  

杨寓拜道。  

“好,那就传旨,命其那于谦立刻进京”  

孙媛下达懿旨,众臣领旨拜辞。  

众人离开寿康宫后,柴车叫住了杨寓,杨溥,张辅三人,拉到了一边。  

“我本遇以此而杀贼,你等为何阻拦”  

柴车问道。  

“叔舆勿怪,此时非杀贼之时也”  

杨溥摇头说道。  

“如今危局如此,怎不是杀贼之时”  

柴车怒道。  

“话虽如此,然那王振深得陛下信任,其又是陛下大伴,而陛下此时又昏迷不醒,若我等此时杀之,陛下醒来,必怪罪我等,何况那贼在朝中势力盘根错节,锦衣卫,东厂皆在其手,皇庄,皇产也由其掌控,朝中也有半数朝臣与其交往甚密,若此时动他,必被其反噬,除贼不成,我等如何面对先帝,太皇太后托孤重托乎”  

杨寓摇头说道。  

“士奇所言极是,如今还需忍耐片刻,若事有转机,自当徐徐图之,若真是有不随,再除不迟,何必急于这一时,而陷自己于死地,绝境乎”  

张辅也劝道。  

“你们,哎,可如今我已言明,怕那王振不会如此绕过我也,还不如一鼓作气,拼个鱼死网破,也能救我大明危机矣”  

柴车叹息一声,说道。  

“叔舆不必担心,有我等在,量那王振不敢动叔舆分毫,还当宽心则是”  

杨溥笑道。  

“哎我已六十有六,这几日身疲力竭,也该归隐了,不必诸位仁兄操心”  

柴车又叹息一声,说道。  

“我都七十多,还未服老,叔舆六十出头,如何叹老乎”  

张辅笑道。  

“文弼不必再劝,我意已决,不然我也不会乘机举荐那于谦入朝”  

柴车说道。  

“叔舆真志虑忠纯之士也,可是如今我大明危难之际,叔舆又怎会舍身而去乎”  

杨溥摇头叹道。  

“那以诸位仁兄之见,此时当如何是好”  

柴车看了看三人,问道。  

“我想叔舆心中已有定论了吧”  

杨寓笑道。  

“知我者,士奇也”  

柴车也笑道。  

“哎,未来不知何去何从啊”  

杨溥欢笑之后,又叹道。  

“当今困局,也算我之过也,如今也只能尽人事,听天命了,不过那刘建驻军山海关和喜峰口外,又派人接应那兀良哈骑兵来看,他们短时间内,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