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明豪贾 > 第三百七十四章:国力悬殊

第三百七十四章:国力悬殊(1/2)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莽荒纪   日月永在   生活系男神  

就在宽河口明军内争执之时。  

华汉国永兴城内。  

“禀陛下,据应昌城来报,大明五万人驻扎在了宽河口,并筑城建寨守备,朱勇大营在宽河口西南十五里之处,周围还有数十个大营,加上马孟山,黑山十八处山道一起,合计屯兵四十万,另据萨尔浒城来报,辽东最后一股大军已经到达铁岭,各路大军已在广顺关,镇北关后与辽海,安乐两卫集中,想不久必有动作”  

商辂向刘建介绍着各处消息。  

“据其前军内线来报,那明军到后,自是筑城自守,虽然有蒋信等人请求先以骑兵突袭兀良哈大营,但是被朱勇,刘僧合力挡下”  

李安也拜道。  

“这到是个好主意啊,为何那朱勇不采纳呢”  

刘建听后,问道。  

“据内线消息,徐亨,蒋信等大部分武官都请命为先锋,领骑兵出击,可刘僧,曹吉祥,包括朱勇确否决了这个提议”  

李安又拜道。  

刘建听后,点了点头。  

看来大明这次是铁了心了啊。  

实际上如今在整个四十万明军正面,只有三万警备军和两万屯田军而已。  

而且两万屯田军主要是负责向前线“运粮”,“运送物资”等事。  

常常不在前线。  

也就是真正在大明正面的只有三万警备军。  

而兀良哈诸部大营也只是留下了众多老弱妇孺和一小部分守营骑兵而已。  

不说应昌城。  

要是明军这时候突袭兀良哈诸部大营,华汉国各军的确没法快速支援。  

但这不代表彭时和前线各军就毫无防备。  

不说守卫应昌城的三万警备军,就说那两万屯田军,也都是配备了燧发火铳,轰天雷,同意进行过队列和线列战术,配备四轮运输车和运兵车。  

战力未必会比正规军差多少。  

而且正规军主要是在开疆拓土,对外作战,警备军,屯田军,海警军,巡警军主要是内部巡逻,抓捕罪犯,维持治安,守备边疆,警卫重点区域等事。  

特别是一些土著民,南洋人,倭民等比较多,比较集中的区域。  

其作战压力和强度有时也不差正规军多少。  

故而其战斗力虽略次一些正规军,但同样的装备,同样的训练方式,战术纪律和战役编组等加持下,一众辅兵的战斗力也都远超这个时代。  

何况如今部分如永兴城,交州城,沧海城,新杭州城,兴安县等重点城市的巡警军,警备军,已开始换装骑兵装备的击发手铳。  

禁卫军也开始列装。  

这些巡警军,警备军的战斗力甚至超过了正规军。  

不过如今刘建已经开始打算研制如后世一般的栓动步枪和制式手枪,包括新式火炮和重机枪也会陆续研制。  

正规军的战力自会成倍提升。  

至于淘汰下来的老式火炮和火铳,刘建也想好了去处。  

那就是军火买卖。  

“陛下,要不要给纯道去报,让其密切注意明军动向,虽然那朱勇否决了众将的提议,但难保其中没有一两个明将不听号令,贸然出击”  

商辂向刘建拜道。  

“不必担心,我已将正面战场交给了纯道,想其必然会有所警觉,何况如今其也仅是正常派发电报,想诸事还在其掌控之下,我们自不必多管”  

刘建摇头说道。  

“各部,特别是兀良哈骑兵情况如何了”  

刘建转身看了一眼李安,又问道。  

“兀良哈诸部五万骑兵,早在四月十六就已出发,不过他们要从朵颜山北部沿漠南北部一路向西,再向南,走以列克苏,哈刺漠外线到达宣府,古北口外围,预计十二三日便可到达,最迟五月二日发起攻击,不过他们没有电报机,我们也没有派人跟着,而且这条线为了避免明军十万宣府兵察觉,我们要求他们冒险由沙窝北线南下,或许也会耽误很长的时间,所以如今他们具体到达了哪里,我们并不知晓,不过我们内部早有共识,最迟五月十日,无论有没有消息,我们都会对各地发起进攻”  

“至于各部,基本每日三报,报告军中诸事,实时动态,如今各部已到达指定位置,随时可以发起攻击”  

李安向刘建拜道。  

“陛下,如今已是四月底,要不了几日便是五月初,想不久便有消息传来”  

韩雍拜道。  

“陛下怕是已经习惯了电报机实时发报,故而对于这种长耗时,怕是不习惯了吧”  

李出源笑道。  

“陛下勿虑,想不久必有捷报传来”  

商辂也笑道。  

“我到不是焦急,虽然就比国力来说,我们和大明比确实不占优势,且运输成本和距离更长,但大明对我们的战力还是低估了许多,不知大明在了解实情后,会不会还会坚持如今的战略,还会不会坚持与我为敌”  

刘建摇头笑道。  

如今刘建虽然已经完成初步工业化,虽然各地建设发展需要时间,各种新式工业品也需要时间研制,量产。  

比如那在交州城沅江上所建的世上第一座全钢结构悬索桥,还有在淡水城边修建的第一座全钢架,钢筋混凝土加玻璃的五层楼房,如今都已进入最后的施工阶段,想不久后便会建造完毕。  

因为这是第一次建造,故而耗时要长一些,等以后熟练,成熟自会如雨后春笋般大量出现。  

更别说电话机,收音机,甚至音响,留声机等等,都会因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