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明豪贾 > 第三百三十四章:新报

第三百三十四章:新报(1/2)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莽荒纪   生活系男神   日月永在  

就在刘建享受难得轻松之时。  

韩雍四人也来到了李时勉三人的居所。  

这是刘建命人专门为三人准备的房舍,三间小院联排而立,地处城郊,相对也僻静。  

不过自从来到淡水城后,除去每日购买报纸外,三人几乎足不出户,哪怕是购买报纸也是家人代劳。  

虽然三人已经接受了现实,留在了淡水城中,既来之则安之嘛,但并没有加入刘建阵营,也没有入学堂教书,只是在自己家中每日读书看报而已。  

“禀老爷,彭时,商辂,韩雍,李出源四人求见”  

蒋夫人向将群益拜道。  

“不见”  

将群益拿着一份月报,坐在桌案前,也不多话。  

“可四人说有要事找老爷商议”  

蒋夫人又说道。  

“不见”  

将群益又说道,声音明显比之前更大了。  

蒋夫人无奈,只得出门向彭时四人谢绝。  

四人见此,叹息一声。  

“看来三位老先生还是不愿与我们多说啊”  

彭时叹道。  

之前四人已经拜访过高岩和李时勉,也都被婉拒,谢绝。  

故而这次被将群益谢绝,四人一点也不意外。  

“无妨,我到有一个妙法,可以一试”  

商辂笑道。  

“哦,弘载兄有何妙计”  

韩雍听后,上前问道。  

“你们可知三位先生最看重什么”  

商辂说道。  

“难道,弘载兄想…”  

李出源一听,惊呼一声,似乎想到了什么。  

彭时和韩雍也都若有所思起来,纷纷露出恍然大悟的神情,似乎也想到了什么。  

“既然诸位已知,那我们便各自行动吧”  

商辂笑道。  

“好”  

三人异口同声的说道。  

不久,四人分别找来笔墨纸砚,由商辂奋笔疾书起来。  

书写完毕,又命人送进了三人的府宅之中。  

商辂所写,其实很简单,仅有四个字。  

大明亡矣。  

果然三人见了此字后,心下大惊,纷纷出府,只见四人正结伴站于府门前。  

见三人出府,彭时四人大喜,上前一拜。  

“拜见恩师”  

四人拜道。  

“恩师,你们可真是我们教授的好学生啊”  

李时勉怒道。  

“大明真亡了”  

高岩脸色极为苍白,言语也有些颤抖。  

“没有,弟子不这么写,恩师会出来吗”  

商辂笑道。  

“你们,哼”  

将群益三人一听,更加愤怒了。  

“你们找我等何事”  

李时勉定了定神,淡然的说道。  

“哼,能有何事,不就是要我们为那刘建做事,要么就是去学院教书,我们是不会去的,你们就死了这条心吧”  

将群益也收了脸上怒气,神色冷峻的说道。  

“恩师多虑了,我们并非为此事前来”  

“不知恩师可否容我等进府详谈”  

商辂也拜道。  

李时勉三人对视一眼,又纷纷瞪了一眼四人。  

“那就请吧”  

李时勉三人回身进府,四人相视一笑,跟着三人一起走进了府中。  

分别坐定后,李时勉又瞪了一眼四人。  

“现在可以说说,你们来此何干了吧”  

李时勉说道。  

“恩师在上,不知恩师觉得这永兴月报和永兴周报如何”  

商辂拜道。  

“报纸是好,可惜内容太过矣”  

李时勉说道。  

“你们说这个为何”  

将群益也说道。  

“其实我们商议,打算编写一份新报纸,针对人群为倭民,异民,西洋人,土著人以及中原大明,按周或者按月发售,其上以儒学典籍,经典,古文赏析,文化宣传和思想宣传为主,打算请三位恩师为主笔,不知恩师觉得如何”  

商辂又拜道。  

“这是刘建的意思吗”  

将群益淡淡的说道。  

“不,此事我们还未和陛下商议,我们打算先与恩师商议一番后,再去与陛下说明即可”  

“要让我们主笔可以,但是你们得为朱子正名,不要这般离经叛道,诋毁圣贤,对了还有那衍圣公府,那可是圣贤之家,更不是你们能够诋毁得了的”  

李时勉神色冷峻的说道。  

“尊儒重道,教化万民,那是我们的本分,但似你等这般,绝不可取也”  

将群益也说道。  

“恩师在上,事实证明,如今种种,自有其道理,且无论是新儒学也好,旧儒学也把,所谓事实胜于雄辩,那朱子在伟大,曲解,歪曲孔孟之学是真,虽然其中也有统治阶级,宋元为引,从中煽风点火,思想固化,但这一切的确是朱子开始的,这一点无话可说,至于衍圣公府一切,自有律法,公道为准,非你我能够左右的,功是功,过是过,所谓公道自在人心嘛”  

“就算如此,也没你们说的那么不堪吧”  

高岩怒道。  

“这其中因群情激奋,有一部分言过其实,也有可能,毕竟天下悠悠之口,不能统一协调,但其中也非全无虚言吧,看看如今各地发展,不正是最好的证明”  

韩雍拜道。  

“至少我们让百姓能够自由发表意见,畅所欲言,尽情发表自己的看法,意见和思想,言者无罪,总好过在大明言多必失,因言获罪吧”  

李出源也说道。  

“我大明善待士人,哪里有何因言获罪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