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明豪贾 > 第二百一十章:暴风雨前夜

第二百一十章:暴风雨前夜(1/2)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莽荒纪   日月永在   生活系男神  

正统四年二月一日。  

离会试日期越来越近。  

刘建自是将自己关在房中,刻苦研读,准备着。  

但刘建此时还并不知道,自己已经被英国公给盯上了。  

也不知道那神秘女子,是英国公孙女,还看上了自己。  

当然这些暗藏在英国公府内的猎守队确侦查到了,并报之了李安,只是刘建对此并不感兴趣,故而李安并没有上报刘建。  

一边是刘建积极准备应考,一边是张婉清在家中焦急的等待着结果。  

但谁也不知道,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风雨,正悄然而至。  

二月开始,气温逐渐回暖,春雨绵绵,又带来多少草长莺飞,百花齐放。  

只是对于刘建来说,春色踏青完全无兴趣,如今诸事已然做出安排,只需静候各地安置妥当便可。  

特别是中西部地区,毕竟东南和东部沿海均可由船运直接到达各地,唯有中西部,如河南,四川,山西,陕西等地只能通过陆路联系,更别说西南的云贵地区。  

要想前往这些地方的府县,就只能走陆路进入。  

所幸电报机可以拆解成众多小零件,再放入大箱中利用马车或者牛车运输即可,如此就算路上有盘查,也不会被人发现这是何物,再递一些银子,自然便畅通无阻。  

到地方后,自然要重新组装,调试,不过这些电报机员都是通过刘建给的专门训练手册培训出来的,组装自不是问题,哪怕出现机械故障,这些人也可通过现有的一些东西修理,除非是非常严重的机械故障,否则电报机便可持续性的工作,并没有太大的问题。  

如果真要找一个问题,那便是信号接收和发送了。  

为了强化信号接收和发送,刘建专门命人打造了天线,天线有长有短,将其接在电报机上,不过为了保证畅通收发,所以刘建打造的天线又粗又长,而这虽然强化了信号的收发,哪怕相隔几千里,上万里也可朝发夕至,延迟最多也就一个多时辰。  

但正因为天线又粗又长,并且为了保证输送,避免干扰,所以天线必须要放置在空旷的院落中。  

故而天线并不能如电报机一般被隐藏在暗室之内。  

所以天线的隐藏也是让刘建颇为头疼的事。  

有一个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平常把天线收起来,要发报的时候再立起来,但如此依然不保险,毕竟有些天线高约数米,甚至比房子还高,要是立起来,远远就会有人看见,如何保密发送。  

更别说刘建要求各地要每日汇报情况。  

故而天线最好是立在那里不要移动的好,如此天线就必须要隐藏起来,至少也不能让人起疑。  

但刘建是谁,要想解决这问题那还不容易。  

在仔细研究了各种房屋结构后,刘建忽然发现每一个建筑房屋都有一种名为雷公柱的梁柱,他的作用和另外一个结构鸱尾一样是用来避雷击的。  

这由一根大柱加上一些铜铁等易导电材料,再沿着房檐,梁柱一路连接入地下,如此一但有雷击,雷电所产生的电流便可通过雷公柱内的铜铁等铁柱再用屋檐两旁的铜线将电流引入地下,如此以达到避雷效果。  

而这也正是这个时代的避雷针,所以这个时代很多万丈高楼,三四层的小楼都很少遭受雷击,也正因为这套避雷针系统。  

在感叹这个时代顶尖技术和劳动人民的智慧时,刘建忽然想到可以利用这一套系统,将天线直接插入雷公柱内。  

如此外人看见也只会觉得这只是一些避雷器,并不会怀疑这是电报机天线。  

还可以把他当避雷针用,要是损坏,直接翻墙维修,更换即可,外人更加不会怀疑。  

于是利用雷公柱架设天线,再利用柱子走线连接电报机,如此一套系统便算完成了。  

唯一需要注意的是,除非收发报,否则天线和电报机必须处于断路状态,而且雷雨天不得使用电报机。  

刘建可不想自己辛辛苦苦弄出的电报机会被雷劈。  

有了电报机,又有了天线,如此各地信息传递,自然更加便利,便捷。  

二月九日,刘建又起了个大早,一早便由朝阳门走进贡院。  

会试正式开考。  

和乡试一样,会试同样是三道题目,四书五经各一文加一篇策论,也同样是连考九天,同样是在一个极小的空间内考试。  

唯一不同是策论的题目。  

这次会试策论的题目是论圣贤之学,圣君之道。  

不过有了乡试的经验,刘建这次自然更加从容,更加淡定。  

只用一天多的时间刘建就完成了四书五经的策问和论文,开始全力投入策论当中。  

只是刘建参考的同时,一场大变故,也悄然降临在张婉清的头上,阴影开始笼罩整个英国公府。  

二月七日,奉天殿外。  

刚下大朝的张辅被杨寓叫住。  

“英国公慢走”  

杨寓说道。  

“杨大人唤老夫何事”  

张辅回身站定向杨寓一拜。  

“前日那谣言者不知英国公可有眉目”  

杨寓上前问道。  

“未曾,我也为此事担心,此人心思缜密,计划周详,短短一日便让京师风声鹤唳,而到头来居然没有一点风吹草动,没有留下一丝一毫的痕迹,让人头疼不已啊”  

张辅叹道。  

“这段时日我也细细思索了一番,我觉得或许此人在计划之前,就已经考虑到会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