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养成一个大唐 > 第二十六章:贞观

第二十六章:贞观(2/2)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赘婿   小阁老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重生之文豪巨星   剑毒梅香  

上衣服,披上大氅,姜云明走出了房间。站在伯府的大门,眺望山脚下的村民们。  

太阳照耀在雪地上,反射的雪白让姜云明感到有些刺眼。山脚下的村庄里,人们都起的很早,清扫起了昨夜下的雪,有一群孩子们在雪地里欢快的玩闹,打着雪仗。  

伯府下山的路村民们一早就给清出来了,门房说村民们家家户户都送来了东西,说是过年应该的。姜云明让门房都记下,每家每户都送点钱过去。  

早餐吃的都是素食,林馨怡说这是习俗,却没向姜云明解释是什么习俗。还给姜云明倒了一杯酒,说这叫屠苏酒,大年初一喝下一杯屠苏酒,让人一年百病不生,诸邪辟易。  

姜云明看着手里的屠苏酒,王安石的诗句浮上了心头。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念完诗的姜云明笑了起来,这个时代的人不贴春联,词不对意了。  

林馨怡有些惊讶的看着姜云明。“侯爷还会作诗呢?不过这新桃旧符是什么?”  

姜云明笑着和她说春联的含义,听得林馨怡直点头,然后说什么也要写一副春联,奈何伯府上没有红色的纸,这才作罢。  

大唐春节有五天的休沐,百官不上朝,不过李二让人传来了口信儿,说是初一晚上在宫里设宴,李二宴请群臣,百官一起过年。  

中午之后姜云明就出发进了长安城,准备去看看李二宴请群臣,顺便蹭点吃喝。  

长安城里比田家村热闹多了,家家户户挂着大红灯笼,人们张罗着送穷神,迎财神。朱雀大街上还伫立起了一个高高的大树,也不知道从哪里弄得,估计进城的时候得费一番功夫。  

书上挂满了大红灯笼,昨夜飘落的雪让这大树染上了一层银白,或许这大概就是所谓的“火树银花”吧。  

进了宫门,依稀还能听到外面百姓们燃烧竹子的爆竹声,但是宫里就安静多了。  

皇宫里也早就张灯挂彩,给平日里肃穆威严的皇宫增添了几分喜庆。太监看到姜云明,小跑着上前,拜了个年,就引着姜云明去见李二。  

李二在立政殿,过年想来也是该和这正宫皇后一起的。进了立政殿,姜云明这才发现里面有不少人,除了自己认识的李泰和李丽质,还有几个自己不认识的,想来也应该是李二陛下的龙子龙孙了。  

长孙看见了姜云明,招呼他上前,十六岁的姜云明在她眼里还是个孩子,和自己的几个儿子没什么不一样。  

李二拉过几个孩子给姜云明介绍。“这是朕的长子,也是太子,李承乾。”  

姜云明赶忙行礼。“见过太子殿下。”  

李承乾这时候似乎还没黑化,没有后人传说的那么阴。“泾阳伯无需多礼。虽然我是太子,但是听闻父皇很是器重泾阳伯,更是推广曲辕犁,研制火药。为我大唐打下万世基础。如此,我们平辈论交如何?”  

“哈哈哈,平辈怕是不行了。高明,年后你就跟随泾阳伯南下准备那占城稻之事,你要跟着好好看,好好学,泾阳伯远比你强多了。”李二看李承乾不失皇家威仪,却又亲近的和姜云明交谈,感到很满意。  

“那承乾还要尊泾阳伯一声老师呢。”  

“不敢不敢。”  

李承乾弯腰执学生礼,姜云明赶紧回礼。  

嗯,李承乾现在还是个好孩子,后面不行就拉他一把,起码别让他造反,流放岭南病死。  

“行了行了,别寒酸了。臭小子你多教承乾一点,承乾,你要好好学。”李二对二人的表现很满意,起码现在是个太子仁德,臣子恭敬的场面。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