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苦境:我在德风古道那些年 > 第三十九章朝闻道(大结局)

第三十九章朝闻道(大结局)(1/2)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莽荒纪   生活系男神   日月永在  

严格来说,火纪的缔造者非是泰曜帝,包括泰曜帝本人也常常这样说。  

但是没有人知道它真正的缔造者去了何处。  

天都武君成婚时其并未到场。  

玉门世家家主成婚时其并未到场。  

天疆宗女成婚时其并未到场。  

接天云关之主成婚时其并未到场。  

直到仙庭的素还真,与紫耀天朝丞相之女风采铃成婚,依旧没有蔺重阳的消息,也就是在那时儒门各脉联名上表仙庭,请仙庭背书为元圣修史。  

仙庭与泰曜帝只给出了六个字。  

——人之至,道之尽。  

因为参考文献极其匮乏,事迹杂乱,进而导致史家评价颇多争议。  

火纪十年,仙庭终于将天地秩序导回正轨。  

泰曜帝亲临南武林元圣峰,将蔺重阳留在上面的封印揭开,太易绝巅之后的道路被接续。  

除此之外还有另一部份法门存留,在先天人看来它们并不高深,却有着极强的普及性,哪怕是天赋最普通的人按照它修行,都能成为后天武者,再往上就看个人际遇与造化如何。  

随着仙庭出台了全新的律法,苦境也开始做修行普及的工作,那是教育普及的进阶。  

气运与五德的研究也顺利提上日程,苦境与举界飞升差不多,新时代自然有新时代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有新时代需要面对的考验。  

他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某日,忽然有一则消息传至仙庭之中,说玉龙雪山有龙蛇显化。  

对于部分知情人而言,这个消息代表的意义太过重大,同一日,神毓逍遥亲临,直言天宙在日前出现在极其剧烈的变动。  

谈起玉龙雪山,对于很多人而言会觉得陌生。  

不过,雪晴坊就坐落在雪山峰顶。  

月色朦胧,仙墨因果与夏承凛联袂而来,他们两人其实都是第一次前来,听素还真讲,此地终年飞雪,自半山腰开始被种满白梅树。  

天地异变,自然也影响到这处所在,不仅山势比之从前要高上数倍不止,寒流亦非常人能抵御。  

然而——  

“这,怎会如此!”  

两人抵达半山腰时并未看到白梅,入眼,唯见一片刺目的红。  

夏承凛与仙墨因果对视,看到了彼此眼中的惊诧与担忧,旋即同时提运功体向山顶而去,或许现实并非他们预料的那般。  

当两人赶至山顶,除了白茫茫的飞雪之外,便只剩下一片十分刺眼的红梅。  

“师母的佩剑。”  

夏承凛看到最中央那棵梅树下,立有一支暗赤色连鞘长剑,而且它是山上唯一一棵白梅。  

两人走近,确定确实是泰若山剑被留在这里。  

仙墨因果感受着残留在周遭的道韵,面上带有几分了然与无奈,因为,他大概猜到雪晴坊究竟发生了什么。  

在夏承凛将注意力放在剑上时,仙墨因果注意到了被挂在树枝上的玉笛,有细密裂纹遍布。  

在它旁侧,还缠有一张似是沾了血迹的卷宗。  

仙墨因果小心翼翼将之取下,此时夏承凛也将目光投来,夏主事并未去触碰泰若山剑。  

“师兄你快来看。”仙墨因果出言招呼道。  

而后,夏承凛走上前,两人进行配合将卷宗摊开,阅览着上面的内容。  

举目尽灾祸,哀声唳野月失色圣贤迹迭轶册,唯峥嵘后来者九州平乱客,仙尊佛儒道巍峨前途忧患太多,苍生苦厄山河恸悲歌这江湖,又劫波起意念息止战火残阳下,海澄澈文琴悠扬清茶热炉烟薄,雪初落三五故友笑谈着顽石经岁月雕琢天地阔,未量过何处险阻去不得躯命舍,屠神魔何曾惧正义恶堕心归所,自抉择信步红尘寻常坐名誉褒贬任评说,无碍我仁爱众明德,数甲子服冠契合肝胆同门在侧,后辈续引薪火孤高俯瞰客,当年棱角已消磨盛世宏图勾勒,镌刻殿阁能否实现呢那狂澜,欲成涡凡人鬼妖皆吞没这苦海,风雷作洗礼再造新魂魄历荏苒,度蹉跎光阴差异数车辙撕开穹窿去寻索灵威论,公羊说承启长存而建设邪佞斩,闇云拨枝芽焕发萌甘果摄日月,化龙蛇便脱解天命绳墨重构大道声形色,铸鲜活卧山岚朝阳拂照还暖歇脚野店炊烟遮远望醉客兴拍桌,趣谈古今事碗底星河睡,梦停眉或坍塌,或破碎恒常的摇摇欲坠或热烈,或枯萎缄默的震耳发聩似法则,似正规畸形的该当泯灭碑前松柏沐皎月这天地,应变革将腐朽葬入棺椁问世花,开阡陌不甘被洪流催折大千界,归融合炼就唯一掌心托斑斓万象栖浮沫,何谓我山风吹过被挂在树上的那支玉笛,卷宗上的字就像活过来一般,在两人眼中演绎着诸般景象,让夏承凛捧着卷宗的手轻颤。  

卷宗末尾,是霁无瑕的落款,却是加盖着蔺重阳的印信。  

清脆的玉碎之声将梅树下的两人惊醒。  

那支玉笛化作碎玉,散落在地。  

朝闻道,是卷宗最后的留字,也从侧面说明了快雪时晴的选择。  

“师母果然才是最理解师尊的那个人。”夏主事口中传出的声音有些沙哑,他心中,其实一直存在有不甘,以及,遗憾。  

与仙墨因果将卷宗归拢,以术法封存。  

夏承凛说道:“志新,我心中还是有些不甘。”  

“师尊一手促成的盛世,他自己却看不到,我虽然能够理解师尊做出选择的深意。”  

“但依旧心有不甘。”  

因为,人是主观且拥有感情的生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