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苦境:我在德风古道那些年 > 第一百二十二章儒门四锋选拔结束

第一百二十二章儒门四锋选拔结束(1/2)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赘婿   小阁老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重生之文豪巨星   剑毒梅香  

儒门四大名锋选拔典礼,这场属于苦境儒门的盛事持续了三十日,也就是三十个日夜,最终各个擂台皆决出了最后的胜利者。  

由蔺重阳亲自为他们颁发荣誉。  

这是对他们身份的承认,也是对他们能力与努力的肯定,从前不规范的东西被放在桌面。  

内斗无法免除,这是经验,但可以将之规范。  

他们这些人对此早已经有了共识。  

最终的选拔结果——  

云天望垂·墨倾池;佩剑明意征圣,对应《大学》。  

鲲尘千古·靖沧浪;佩剑洗墨鲲锋,对应《论语》。  

海枯石沉·忧患深;佩剑灭凡超圣,对应《孟子》。  

学门无书·平如蘅;佩剑以一贯之,对应《中庸》。  

并没有像玄宗六弦四奇那样,设置四锋之首,没有那个必要。  

因为他们每一个人,均非孑然一身,在儒门排坐次很容易出问题,除非像蔺重阳那样,各方各面都无可争议。  

这个「无可争议」是真没有还是不敢另算,总之现象是这么一个现象,不然就没必要,没意义。  

一场选拔耗尽了蔺大剑皇的耐心。  

他本来就不是有耐心的人,但给儒门四大名锋背书之后,他们之间,也就有了一份缘分,众人的未来皆因为过去的改变而改变。  

与靖沧浪有关的端木燹龙身亡于蔺重阳之手,号雨鲸鳌则被擎海潮做掉,他的几名好友也没有因为各种江湖风波,死在不同的人手中。  

最早,可以追溯到圣魔元史命运的改变。  

这条线影响了厉族之战,影响了仙墨因果,帝如来,影响了击楫中流,影响了净无幻。  

进而影响到了御神风,玉横雪,靖沧浪等人。  

换算到另一个时空的际遇,就是由佛厉之战带来的后续影响皆被改变,关于此事,蔺重阳在任云踪与净无幻结缘时复盘过一次。  

每次正式与相关之人产生因果,他都会不嫌麻烦的进行复盘。  

改变,涉及了大量的人事物,蔺重阳不会对此视而不见。  

不过,他也没有强行将某些人的际遇改变,比如在另一个时空,因为忏罪之墙导致的惨剧,水嫣柔夫死子散,半身残疾。  

其子被红潮卷走并从苦境带至中阴界,身体亦被红潮啃去一半,半身白骨,在机缘巧合下被中阴界灵狩缎君衡以灵力相救,并为其装上恶鬼三凶之一的鬼瞳,才得以保全性命。  

如今际遇改变,这些惨剧均没有发生,蔺重阳也没有强行插手让其发生。  

并非每个人都愿意经历波澜壮阔的人生。  

很多时候,平凡度过一生也好。  

就连号天穹都成为云鼓雷峰殊印塔主事,辅佐帝如来,专职审理与实施刑罚,罪恶之都内愿意弃恶从善之人,皆生活在由他们建立的雷音城。  

御神风与其余四人封印「灭神」一事,亦不会在当下这个时空发生,如果能够选择,谁会愿意背负血海深仇?  

很多人就是缺少一个机会。  

另一个时空,忧患深被圣魔之战卷入,一番奔波后终于能退隐,却与平如蘅在不久后,又被开天六王卷起的浩劫波及,最终战死。  

忧患深的业务能力要强于靖沧浪与平如蘅。  

实力比靖沧浪差些。  

平如蘅不论在另一个时空,还是当下,都是四锋里最差的那个。  

如今因为大环境不同,情况要好不少,他终究是从一群竞争者里面脱颖而出,不像另一个时空剑比人名气大。  

考虑到他出身中立派,蔺大剑皇在表示可以理解的同时,临时追加了奖品,给包括墨倾池在内的四人一人塞了一卷手札,对他们这个境界而言,一卷修行心得带来的提升要高于一册武学,更不用说是出自蔺重阳之手。  

面对这位成名已久,在儒门、三教、苦境均为不世传说的前辈,靖沧浪等人压力不小。  

先前一些感受在近距离接触后愈发明显。  

那种发自内心、没由来的敬畏,确实对他们几人产生了些的影响,具体表现为,把该听的话都记在了心里,应当可以少走不少弯路。  

儒门四大名锋选拔典礼到此结束,由太学主致闭幕词,宣布闭幕。  

但学海无涯的一应设施,不会马上拆除。  

接下来的三个月,允许各脉应邀者在学海无涯参观学习,若他们愿意留下进修,可以去找相关的负责人去进行登记。  

这是余地,让各脉能借此进一步交流,站在太学主他们这个高度必须多考虑,必须考虑周全。  

太史侯等人终究还是太过年轻。  

在典礼正式结束之后,一股暗流,在学海无涯之中盘旋。  

“故道新逢春早芽,颇期未来年轮长,留待韶华,且栽且盼。  

今沐古阳秋迟叶,缤纷潇洒浩气扬,参盛冠满,乘风乘凉。”  

学海无涯某处僻静的院落内,诗声悠然,只见蔺重阳抬手,将落在肩头的树叶拂落,随后另取了两只全新的茶盏。  

就在他将茶斟好同时,有声音自院外传来:  

“前辈,道门法宗原无乡请见。”  

“不去忙你自己的事情,来我这边做什么?”  

蔺重阳抬眼,看向了院外的原无乡,以及他身旁那名金褐发色的青年。  

道境与玄宗也产生了不少变化。  

此时金鎏影亦向院中看去,两人对视,当他真正直视对方,直视那双重瞳之时,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情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