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苦境:我在德风古道那些年 > 第八十七章一别终究两宽

第八十七章一别终究两宽(1/2)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生活系男神   莽荒纪   日月永在  

把话撂下,蔺重阳劫持炽焰赤麟,撕裂空间扬长而去。  

“休走!”  

天尊皇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好不容易将神刀龙鳞镇压,然后发现对方早已不见人影。  

此刻虽是心急如焚,天尊皇却没有因此失去冷静,对方既然说了让他赎人,那赤麟暂时应当不会有危险,他得先救其他兄弟。  

同时,他也需要先回诗意天城,将发生的事情禀明父皇,然后想办法救赤麟。  

对方既然放下了话,那必然不会直接离开四魌界,直觉告诉他,对方的目的不会这么简单,但个人性格上,天尊皇并不擅长这种脑力活。  

虽然他已强行让自己冷静下来,但依旧无法真正避免关心则乱,起码到现在为止,他还没有反应过来。  

刚才一战虽然动静非常大,但是就连五龙中年纪最小的邪影白帝,都没有受到什么实质性伤害。  

另一边,与天尊皇不同,炽焰赤麟就考虑到这些了,他甚至有一个大胆的猜测,对方是冲着他来的,如果其他人没有收到传音的话。  

就以对方诛杀邪天御武,且硬接五龙齐鸣毫发无伤的修为,一场激烈的战斗打完,硬是没一个人在战中受伤,可见对方修为之高深。  

毕竟,以那杆长枪上散发的威势来看,就碧眼银戎他们三个的实力,如果没有其他的因素,一照面被捅个对穿,可以说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不过,他对对方的目的并不看好,自己的情况自己最清楚,就以他在诗意天城的地位,那些老东西怕是巴不得他死外面。  

相较于这些浮于表面的信息,他更关心的,是对方真正的目的,在今日之后,不管是表面上还是暗地里,四魌界的局势,都会重新变得复杂起来。  

只希望他的傻大哥别上头,他现在的处境,还挺安全的。  

对方不仅很讲武德,八成还和失踪的双护,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战中也没有伤人,没有杀人,就能说明很多事情了。  

起码他觉得,自己在被劫持的这段时间里,日子应该会比诗意天城好过很多。  

如果诗意天城因此放弃他,那就更好了,说实话他已经受够那些老家伙了,也就是有些放心不下傻大哥,还有那几个傻乎乎的弟弟。  

如果把他赎回去,生活也不会比从前更差,至少,那些老家伙也会心疼一下付出的资源。  

炽焰赤麟的头脑相当灵活,但个人的遭遇与生活的环境,让他在性格上很矛盾,还处于一个拉扯的阶段,没有完全偏向任何一方。  

毕竟,天尊皇虽然性格比较软,但对待这些兄弟,那是真的没话说。  

美中不足的是,这个脑子不够灵活的兄长,容易做出一些没脑子的事,从而导致一些事情逐渐变得不可挽回。  

哪怕,他的出发点是好的。  

“之前我与你说得是实话,有想过离开这腐朽的地方发展吗?”  

空间裂缝打开,两人顺利从火宅佛狱,回到了慈光之塔,蔺重阳将天令收起,放开了先前对炽焰赤麟的钳制。  

他完全不担心对方会跑路,因为对方是一个聪明人,不然也活不到现在。  

虽然说,诗意天城的那些事情,站在局外人的视角看,完全就是一笔湖涂账。  

一个简单的事情,因为不同的立场,不同的想法,不同的利益,最终走向了无可挽回的局面。  

归根结底还是地方太小,眼界太浅…  

“阁下刚才还说过,让诗意天城赎人。”  

炽焰赤麟没有正面回答,虽然他已经做好了应对不同情况的准备,但他知道,自己心里还存在一些侥幸。  

而且,此处是…  

慈光之塔。  

不是他看不起慈光之塔,但凡慈光之塔能出这么一位高手,以耳界主那性格,不得直接把对方当祖宗一样供起来。  

好吧,他承认,自己确实看不起慈光之塔。  

这样说的话,对方说来自苦境,应该是实话。  

毕竟当初…  

…应该也是去那苦境了吧。  

话说回来,这么一位能随时掀了慈光之塔的高手在这里暂居,耳界主竟然没有丝毫发现,该说不愧是他吗?  

“这个世界很大,不是只有诗意天城,也不是只有四魌界。  

相应的,也不是所有的境界,都像四魌界与诗意天城这般,腐朽而短视。”  

蔺重阳没有掩饰自己对四魌界的了解,在他看来完全没必要。  

“阁下对诗意天城很了解?”炽焰赤麟开始了试探。  

“谈不上,只是与御天龙族有旧。”  

这是实话,再怎么说,他也是被神辕帝龙王亲自托孤。  

虽然实话是实话,用的却是很容易被人误会的词语,有恩是有旧,有仇也是有旧,甚至就连普通的认识,也能说是有旧。  

还是要看当事人如何理解。  

一股特殊的能量将两人身形笼罩,炽焰赤麟没有再冒然发问,而是一直跟在蔺重阳身后,看着他从慈光之塔的集市上,采买了不少东西。  

两人一前一后,越走越偏僻。  

渎生暗地内,少年没有一直盯着赩矿不放,在不同的时间段,他有不同的课业要做。  

先生已经出去了三日,只吩咐了他不管发生什么都不要慌乱,也不用离开,先生忙完就会回来。  

除了尝试铸剑外,少年每天的课业,大致可以分为文化课与实践课两大类。  

文化课就是学习一些儒门典籍,实践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