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叩问仙道 > 第二千四百二十七章 将军墓

第二千四百二十七章 将军墓(1/3)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赘婿   小阁老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重生之文豪巨星   剑毒梅香  

假如一个门派的弟子,天赋出众,福缘深厚,那么有朝一日,此人终将超越所有同门,乃至宗主、太上宗主。  

到了那一天,师门无法为他提供任何帮助,甚至会成为他的累赘。宗门传承的功法也修炼到了极致,没有人能够再指点他。  

此人知道,在一个极为遥远的地方,存在另一个宗门,远比自己的师门强大,那里有更丰富的修行资源,有更玄妙的功法…  

不同的人可能会做出不同的选择。  

有的人会毫不犹豫选择离开师门,加入那个强大的宗门,去更广阔的天地追求大道。  

也有人会选择留下来,苦心孤诣,带领师门成长为能和那个强大宗门媲美的门派。  

后者应该比前者困难得多,可如果前往那个强大宗门的路上充满荆棘,哪怕师门里英才辈出,最终成功走出去的也寥寥无几呢?  

秦桑不清楚那些灵界大能是发现飞升太难了,被迫走上了大乘之道,还是已经有人迈出了那一步,看到了大乘之道的美好前景。  

无论如何,清源这番话,给秦桑带来了一个全新的角度,去看待修士和大千世界之间的关系。  

世间没有永恒之物,生灵有生老病死,大千世界亦有成住坏空,大千世界和生灵有本质的区别吗?  

生命是短暂的,生灵的本能是繁衍,而即便从小乘之道的角度来看,飞升修士也可能是大千世界结出的种子,当大千世界的一切归于死寂,这些种子还能带着大千世界的希望继续成长。  

一棵树、一张黄符、一颗石头都能孕育出精怪,修行成仙,改变死亡的命运,那么大千世界为何不能永远常住?生灵能够修行,能够成仙,大千世界为何不行?  

秦桑脑海中忽然闪过一句话——仙界宁有种乎!  

这就涉及到一个终极问题,宇宙之外是什么?  

想一想那星空中的漫天繁星,按照宁真人的说法,每一颗星星都是一个大千世界。  

大千世界是孕育小千世界的温床,这方宇宙则孕育出大千世界。  

倘若仙界是这方宇宙之上,更高层次的宇宙,所谓大乘之道,可能是一种妄想。  

倘若仙界就是无数星辰中的一颗,是从一个普通的大千世界成长起来的,可能只是因为诞生的更早,走的更远,从无数大千世界中脱颖而出。  

秦桑越想越多,有些头脑发胀,这个问题恐怕只有飞升修士能够回答,自己连大千世界都没有走出去,又何谈无垠的宇宙呢…  

清源在一旁静静等待秦桑消化这些内容。  

不多时,秦桑发出一声叹息,“多谢道友解惑,贫道大开眼界,可疑问却更多了。”  

正所谓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无论人族还是妖魔鬼怪,抑或山石草木,都是灵界的一员,没有任何区别。  

秦桑思及自身,为修大乘杀道,庇护青羊治,却屠了芦王前来讨伐的大军,于灵界而言,却是未必有益的。想必没有任何大道能够惠及所有,就算是神道的神灵,也只能庇护一方。  

倘若他真的走上大乘杀道,究竟该怎么做,才能不违本心,而又有益于灵界呢?  

清源呵呵笑了起来,“不止道长疑惑,许多东西至今还没有定论,这就是那些道友一直争论不休的原因。须知,世间最无法调和的,莫过于道争,可以说是修行界一切争杀的源头。小乘之道的修士也就是争一争脸面、修行机缘和丹药宝物,大部分时间都在洞府苦修。而一旦大乘之道发生道争,便会排斥一切,有你无我,彻底灭绝敌人道统,可能就是波及一界,无休无止的战争,后果是非常恐怖的!”  

秦桑闻言,心中顿时一寒。  

这并不难理解,倘若神道出现一位野心勃勃的神主,要将灵界变成神道的世界,神道之外的所有道统,无论大乘、小乘都会被排斥,不管出世、入世都会被卷入道争,直至彻底将灵界变成神界!  

当然,无论是哪种道统,想要灭绝其他道统都是非常困难的,最终大概会变成那些凡间的国家一样,诸国并立。  

但那同样也要征战不休,这可不是凡间的战争,修士之间的战争能够毁天灭地!  

更有可能的结果是,灵界被战争摧残,不等神道成为主宰,便已提前进入‘坏空’。  

只听清源继续道:“有人提出了一个最理想的状态,将灵界视为一个国家,一国之中,君臣佐使,有王侯将相,也要有士农工商,缺一不可!正如那三千大道,这些大道既然存在,必有根由,为何非要你死我活?”  

秦桑眼神一亮,“这就是大周一直存在的原因?”  

灵界诸族,人族最强。  

明面上,人族共尊周王,八大天州几乎囊括了九成以上的人族,除西域佛土之外,诸门诸派,皆是大周子民。  

各方势力若能在朝堂上达成共识,便将成为天下大势,滚滚洪流,莫可阻挡!  

当然这是最理想的情况。  

道争,真的是空口白牙就能谈妥的吗?  

最坏的情况就是大周分裂,狼烟四起!  

清源点点头,“这只是其一,就算大家都愿意妥协,也要先解决一个问题,谁为君、谁为臣?据我所知,诸般道统早就在暗中发展,并且已成气候。譬如炎洲和坎州,深受佛门和道门影响,西南艮州数座都府已被墨家改造成了机关城,又如那东南震州,神庙林立,神道大行其道…”  

清源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