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科幻小说 > 深渊归途 > 3 一段平凡时光

3 一段平凡时光(2/3)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赘婿   小阁老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重生之文豪巨星   剑毒梅香  

不会和我聊太多有价值的东西。”  

“虽然如此也不要直接说出来啊!”  

好说歹说,赵汐华才把陆凝劝回了座位上。  

“你这个样子也不是你原本的性格吧?”  

陆凝突然问。  

“那要看你怎么界定了。”赵汐华笑笑,“你可以把千变万化就当做我的性格。”  

“我学不来,这样很麻烦。”  

“社交并不是每个人都必须使用同样的方式,甚至你不需要去试图讨好那些不喜欢你性格的人。有句话怎么说来着?具有类似气质的人会相互吸引。”  

“那不还是顺其自然?”  

“但你要主动去接触!人和人的相遇也是要靠自己主动加速的,否则你可能在生命的最后才遇到一个知心朋友,那不是太迟了吗?”  

“我现在有很多朋友。”  

“你说这话的时候眼神都是虚的。”  

“…这和你无关吧?”  

“我说过,气质相合。我觉得你身上的一些特质吸引我,所以我才会给你这些建议。你当然可以不听,就当我在发牢骚。”  

陆凝点了点头。  

“换个话题好了,你知道这家咖啡厅有很不寻常的背景吗?”  

“什么不寻常?”  

“集散地的所有建筑、商店所有权都是官方,只有这里是私营产业。”  

那一瞬间,陆凝还没意识到这句话的意义。  

“没听懂?这家咖啡厅的所有权是完全属于一名游客的。也就是说,这里是整个集散地体系之内,唯一一个可以真正称之为私人空间的地方。”  

“这和外面有什么区别?”陆凝渐渐意识到这个私人空间似乎有着很不寻常的意义。  

“不知道。我所处的阶层决定了我的眼界,我尚且无法知晓这个私人空间究竟能带来什么,我只知道…这里不受集散地一般意义上的监管。”  

赵汐华的衣袖里滑出了一把小刀,她将指尖在刀尖一蹭,一滴殷红的血从割开的皮肤下方渗出。  

然后,滴落,凝聚第二滴。  

陆凝陡然睁大了眼睛。  

集散地除了灵魂污染以外的治疗全部是免费而迅速的,类似划伤这样的小伤口甚至在血液渗出之前就会自动痊愈,这也是人们不会在集散地内动手的原因之一,因为每个人都知道就算豁出命来揍人也不会致死,连致伤都做不到。  

“赵小姐,这样做我们店内会比较麻烦。”店员用二人刚刚能听到的声音提醒。  

“啊,对不起,稍微有点得意。”赵汐华用餐巾纸抹去桌上的一滴血,手上的伤口也迅速愈合了。  

“这是…”  

“即便是广泛分布于集散地内的基础服务,在这里依然要进行授权。我至今并不清楚这样的环境在战略上具有什么样的意义,但我知道不同总会有什么重要的作用。”  

“那个作用可能终我们一生都无法看到。”  

“但是知道总比不知道的好,对吗?”  

这个陆凝完全同意。  

这场谈话持续了两杯咖啡的时间,赵汐华确实没讲太多有价值的东西,尤其关于自己团队和人脉方面的事都是轻轻带过,可即使如此,陆凝也没办法感觉到任何不快,反而有种这次聊天非常充实的错觉。  

直到两人推开门,摇动了门口的风铃。  

“感觉如何?”  

“聊天是获取信息的途径…你说得没错。”  

“那,下次希望我们还能再见面?”  

“会的,在某个不那么需要勾心斗角的场景里。”  

叮铃。  

“一场梦想家的表演。”时瞳将一个干净的玻璃杯放在柜台上,和之前的十一个玻璃杯一样整齐地排好。  

“但是很有趣,一群恶人标榜着自己的大义,促成了这样一场毁灭的结局,我觉得可以当做这次聊天的谈资了。”男子说道。  

时瞳看了看男子,似笑非笑地说“恶人的大头目居然也会这样说?”  

“旁观者视角并不需要他本身的善恶作为判断依据。”  

这时,阿瓦塔接口说道“这个场景本身导向的就是降临结局,甚至在原本的故事线里空想都没去管里苏佛,放任他将整个罪恶都市‘净化’了。”  

“净化…这是个不错的说法。”老绅士马拉布兰卡附和道,“在涉及整个场景的两千六百个并行观察记录中,无从改变原本结局的结果多达百分之九十四,空想出手,里苏佛被驱逐的只有百分之二。”  

“哦?还有百分之四?”  

“全员选择提前脱出,场景在继续发展前就关闭了。”阿瓦塔说。  

“诶?现在的二阶都怂成这样了?”依兰惊讶地睁大了双眼。  

“依依兰,你你得知道,现在不不是纪元开开始的时候。”米迦洛结结巴巴地解释。  

“君影,给你们最年轻的小妹妹讲讲吧。”男子向黑色公主裙的少女示意道。  

“嗯…因为上个纪元的最终战争爆发导致集散地的人员锐减了接近一半,而这一半人还有大约三分之一要进入淘汰场景,可以说当时剩余的所有组织都面对着一个严重的人手不足的状况。那个时候只要达到了招收标准每个组织都会倾尽全力培养,同时也就会严格规定在场景里面的任务完成度,你那时候是四阶,恐怕也不了解下面阶层的状态。”  

依兰点了点头。  

“但是根据最近的数据显示,大型组织的人数已经基本接近了饱和线,由于集散地不存在扩张需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