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我要做皇帝 > 第一千四百一十七节 天下尚武!

第一千四百一十七节 天下尚武!(2/3)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日月永在   生活系男神   剑毒梅香  



要阳都尉阳时,就骑在马上,感觉怎么都不舒服。

阳时,今年已经三十一岁了。

担任要阳都尉也有七年时间了。

自四年前,亡妻在一场风寒之中过世后,他就一直单身。

倒不是他不想找,而是很难找!

燕地,不比内陆,燕国的武将也不似关中和代北那样的炙手可热。

基本上,燕人的武将和地主贵族,都是相互联姻。

但他们这样做并不是为了抱团,仅仅是为了相互解决终身大事。

譬如,阳时的前妻之所以嫁给他,只是因为她哥哥也没有老婆……

所以,干脆两家各自娶了对方的妹妹……

这样奇怪的现象看上去很不可思议,但却是事实。

燕地穷,燕国苦,且燕人的性格桀骜不驯,直来直去,不会拍马屁。

好不容易有外地来的官员来燕地上任,也被他们气死、气走。

所以,燕地武将的终身大事,一直是个问题。

譬如,阳时的幼弟阳瞬,今年都二十四岁了,但一直没有娶亲。

不是阳瞬自己眼界高,实在是阳家已经没有妹妹可以跟人换亲了。

而堂堂将门之子,也不大可能去娶一个寻常人家的女子为妻,是以,这个事情就一直拖着。

好在,虽然没法娶妻,但是可以纳妾。

所以,阳瞬虽然从理论上来说,还没有成家,但其庶长子,却已经可以打酱油了……

此番,阳瞬也因为跟着阳时,作战有功,被郡守兼燕国中尉李广,举荐给了朝廷。

一路上,阳瞬一直就在阳时耳边叽叽喳喳,兴奋不已的嚷嚷着。

阳时也是心潮澎湃,不能自已。

原本,燕国武将,就是大汉帝国的弃子,爷爷不疼,姥姥不爱。

任你有孟贲之勇,蔺相如之忠,也不得重用!

就像阳时之父,虽然清正廉洁,爱兵如子,但到死也不过是个一个要阳都尉罢了。

其下葬时,因为穷,阳时居然要靠变卖自己母亲的嫁妆和妻子的陪嫁首饰,才能为其准备好一口棺材和几件金器陪葬。

而现在,燕地军人,终于迎来了两位知己。

郡守领燕国中尉事李广和安东都护府都督薄世,都是那种,不需要拍马屁,只要有才能,就会提拔、重用的名臣大将。

就像此番,整个燕蓟地区,竟然有百位将官被举荐到了朝廷,来受天子接见、嘉勉,更得到了入武苑深造的机会。

其中,甚至有十几个原先只是士卒的穷小子!

至于类似阳时、阳瞬这样的单身汉,更是居然有可能能够娶回一位列侯家的贵女,甚至是尊贵的,曾经连做梦都不敢去想的天家翁主、公主!

这简直让阳时都有些怀疑人生!

但如今,他却只有惶恐!

因为,阳时发现,赫然有至少数百双眼睛,从一开始到现在,一直在盯着他看。

甚至于,阳时还隐约听到,人群之中,有人在念他的档案。

“阳时者,要阳都尉也!随李将军三为先锋,斩敌将十一,捕虏一千三百有奇,于渔阳诸将之中,功最上!”

这还不止,甚至于,还有一些貌似是管家一类的生物,钻到某些一看就知道是大人物的马车前,兴高采烈,跟捡到了稀世珍宝一样大声报告,生怕别人不知道一般:“主母,阳都尉四年前丧妻,至今寡居,当为主母良缘!”

然后,阳时就瞄到,那马车之中,一支纤纤玉手伸了出来,一位头戴凤冠的美妇人,远远的盯上了他。

那眼睛仿佛能吃人。

阳时立刻感觉到脖子凉梭梭的,连忙收束心神。

这个时候,阳时才明白,临行前,李郡守对自己说过的那句话是什么意思。

“阳都尉啊,去了长安,要保重身体啊!”

………………………………

刘彻站在北阙城头,一身天子冕服,肃穆而威严,衬托着他刚毅的脸颊,向万民群臣,昭告着大汉天子的威权。

城头下,凯旋归来的义纵,带着数百位回京受赏的将官们,将一面面缴获的匈奴大纛,丢在了北阙城下的道路上。

“匈奴右谷蠡王大纛!”

“匈奴左大都尉将旗!”

“匈奴逼落部族大纛!”

“匈奴胥纰军大纛!”

“匈奴黑鸦军大纛!”

一面又一面,足足数十面匈奴大纛,被整齐的铺在了北阙城楼之前的御道上。

这些曾经或横行一地,或者震慑万国,或者沾满了鲜血,或者曾经让人足以闻风丧胆的匈奴可怕万骑的大纛,现在,全部成为了汉军的战利品。

被汉家的忠勇将士所俘获。

变成了他们敬献给天子的礼物。

成为了他们向世人报告自己成绩的证据!

更有数十颗匈奴大贵族的头颅,被装在一个个盒子里。

这些曾经威风八面,足以让世界颤抖的匈奴贵族,现在,一个个成了干瘪的首级。

一根根绳索从北阙城楼降下来,然后吊起这些已经经过处理的头颅。

他们将成为大汉天子警告世界的证据。

谁想挑衅大汉帝国,谁企图伤害帝国的利益,忤逆帝国的价值观,否定大汉帝国对这个世界的主宰和领导权。

就得先看看这些人,看看他们的下场!

“匈奴首级已悬汉北阙,试问天下谁敢不服?”丞相周亚夫心情激动的说道。

看着这些头颅,他就知道,即使自己将来死了,到了九泉之下,见到太宗皇帝,仁宗皇帝,他也可以拍着胸膛说:“臣没有辜负两位先帝,今日之大汉,已经恢复了天朝上国的荣光!匈奴北遁,单于夜逃,天下太平,万国咸服!”

刘彻就更激动了。

他知道,自己的历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