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七十六节 儒墨和解(2/3)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莽荒纪 生活系男神 日月永在
化登仙,想要逃避现实的老庄学派。
而反应到社会,则是天下大一统之势不可阻挡,各国的经济和民生,尤其是生产技术大飞跃。
铁器逐渐的取代青铜。
这就是竞争之中的诸子百家。
如今,类似的势头已经再次出现。
证据就是刘彻手上,现在除了公羊派的胡毋生的《大一统》著作之外。
还有十几本其他学派的著作。
大家打着的旗号都是‘请陛下斧正’,实际上都是在试探。
试探什么?
皇帝的喜恶啊!
别以为士大夫们不会拍马屁,拍马屁的士大夫认真起来,所谓的奸佞弄臣,不值一提。
与之相比,刘彻更在乎,现在的舆论界的表现。
“主爵都尉,既然胡子主张大一统,那就请胡子以身作则,为天下先!”刘彻微笑着看着公孙弘,道:“朕欲兴百工,令天下士大夫,率民更始,胡子既言大一统,那便请胡子践道吧!”
大一统是什么?
各家有各家的表述,但有一点,诸子百家是相通的。
这就是维护天子的威权。
礼仪征伐皆出自天子!
尤其是儒家,尤其是公羊派。
其大一统的核心论述之一就是尊王攘夷,恢复王制!
使天下都团结都一个帝王,一个制度,一条轨道上。
既然,你公羊派都这么说了,那刘彻自然也就不客气了!
而公孙弘却是几乎没有什么太大犹豫,就答道:“诺!陛下之教训,臣必转告老师,臣相信,老师必然不会令陛下失望的!”
这下次轮到刘彻震惊了。
但他震惊的不是公羊学派的表述。
事实上在当初胡毋生和董仲舒都公开站出来批判老庄学派的机械之心和机变械饰思想,同时火力对准鲁儒派系的祖师爷公休仪之后,现在的公羊派就与历史上的那个曾经的公羊派越来越不像了。
而且,公羊学派也开始逐渐脱离了清谈和高论。
无论是董仲舒还是胡毋生,都鼓励并且提倡自己的门徒弟子进入仕途。
胡毋生甚至曾经公开表示:春秋注我,吾以春秋之微言大义而行之,二三子,当入世践道,即便为一蔷夫,也是为先王践道!
董仲舒更是不甘落后。
他的弟子门徒,现在基本上都通过考举,进入基层。
其高徒褚大、殷忠等人,现在几乎都已经去了地方。
尤其是褚大,他甚至主动报名和申请,请求去东南吴楚之地,伐山破庙。
只是……
此番,公羊派的变化,还是让刘彻有些看不懂了。
董仲舒和胡毋生,虽然联手掀翻了鲁儒派,将机变械饰打成了异端邪说。
从而坐稳了儒家的头号扛把子的位置。
但是,讲道理的话,他们的变化应该不会这么大!
除非……
刘彻忽然朝着上林苑的方向笑了起来。
在挥手送走公孙弘后,刘彻立刻对左右吩咐道:“去,传朕的命令,将墨苑山长杨毅给朕传来!”
一个时辰后,当刘彻将杨毅送走。
他就再也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儒家啊还儒家,不愧是哪个宰执了世界两千年的bug!”
与其他诸子百家相比,儒家可能有很多很多的问题。
但,儒家具备一个其他派系所不具备的优势。
这个优势使得,无论在什么情况,儒家都不会灭亡!
这就是善于变通!
没看到,即使是两千年后,也尚且有所谓的新儒家,宣称要将儒家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联系在一起,更宣称,这是一脉相承的吗?
你以为他们是不要脸吗?
大错特错。
事实上,这才是真正的儒家,真正的生存专家。
从始至终,自孔子开始,儒家就在变革和演化之中发展。
想当年,孔子对定公以涞远,哀公以论臣,景公以节用。
一连换了三个立场……
这就是为了求生,求发展,求壮大而做出的决定。
虽然孔子失败了,周游列国,都没有被重视。
但他的门徒们却接过了孔子的旗帜,继续发展,继续演化。
他们是诸子百家之中,学习能力最强,适应能力最强的学派。
一个连夷狄酋长都可以跪的学派,自然不会在乎什么节操啊原则了。
想当年,孟子进入齐国稷下学宫,通过对黄老学派的学习和模仿,于是发展出了思孟学派。
荀子入秦,观秦之风。
于是,有了荀子学派。
今天,公羊在汉,在如今的局面下。
他们选择了跟墨家合流……
很不可思议吧!
简直完全超乎意料!
甚至连绣衣卫都不曾注意到这一点!
不是绣衣卫不给力,而是正常人根本想象不到,公羊派居然选择跟自己的祖师爷的死对头的徒子徒孙和解。
这简直太不可思议了!
任何人都无法想象这样的局面!
儒墨对立和互相抹黑了几百年后,居然选择了和解?
这相当于尼克松访华,戈地图解散苏共。
在事情没有发生前,没有人敢去想象这样一个画面。
刘彻现在也是如此。
儒墨和解,最起码,公羊派选择了跟墨家和解。
这肯定会引发在汉室学术界,引发十八级大地震!
儒墨都和解了,这个世界还有什么事情是不可能发生的?
不过,仔细想想,儒墨的和解,看似不可想象,但实则,却是他们彼此双方都最好的结果。
公羊派树大招风,而且缺乏一个向上沟通的渠道,更缺乏最高层的信任。
这对公羊派的长期发展是很不利的。
而墨家虽然有着刘彻的信重,但,却只能困局在墨苑和墨社辐射的那七八
而反应到社会,则是天下大一统之势不可阻挡,各国的经济和民生,尤其是生产技术大飞跃。
铁器逐渐的取代青铜。
这就是竞争之中的诸子百家。
如今,类似的势头已经再次出现。
证据就是刘彻手上,现在除了公羊派的胡毋生的《大一统》著作之外。
还有十几本其他学派的著作。
大家打着的旗号都是‘请陛下斧正’,实际上都是在试探。
试探什么?
皇帝的喜恶啊!
别以为士大夫们不会拍马屁,拍马屁的士大夫认真起来,所谓的奸佞弄臣,不值一提。
与之相比,刘彻更在乎,现在的舆论界的表现。
“主爵都尉,既然胡子主张大一统,那就请胡子以身作则,为天下先!”刘彻微笑着看着公孙弘,道:“朕欲兴百工,令天下士大夫,率民更始,胡子既言大一统,那便请胡子践道吧!”
大一统是什么?
各家有各家的表述,但有一点,诸子百家是相通的。
这就是维护天子的威权。
礼仪征伐皆出自天子!
尤其是儒家,尤其是公羊派。
其大一统的核心论述之一就是尊王攘夷,恢复王制!
使天下都团结都一个帝王,一个制度,一条轨道上。
既然,你公羊派都这么说了,那刘彻自然也就不客气了!
而公孙弘却是几乎没有什么太大犹豫,就答道:“诺!陛下之教训,臣必转告老师,臣相信,老师必然不会令陛下失望的!”
这下次轮到刘彻震惊了。
但他震惊的不是公羊学派的表述。
事实上在当初胡毋生和董仲舒都公开站出来批判老庄学派的机械之心和机变械饰思想,同时火力对准鲁儒派系的祖师爷公休仪之后,现在的公羊派就与历史上的那个曾经的公羊派越来越不像了。
而且,公羊学派也开始逐渐脱离了清谈和高论。
无论是董仲舒还是胡毋生,都鼓励并且提倡自己的门徒弟子进入仕途。
胡毋生甚至曾经公开表示:春秋注我,吾以春秋之微言大义而行之,二三子,当入世践道,即便为一蔷夫,也是为先王践道!
董仲舒更是不甘落后。
他的弟子门徒,现在基本上都通过考举,进入基层。
其高徒褚大、殷忠等人,现在几乎都已经去了地方。
尤其是褚大,他甚至主动报名和申请,请求去东南吴楚之地,伐山破庙。
只是……
此番,公羊派的变化,还是让刘彻有些看不懂了。
董仲舒和胡毋生,虽然联手掀翻了鲁儒派,将机变械饰打成了异端邪说。
从而坐稳了儒家的头号扛把子的位置。
但是,讲道理的话,他们的变化应该不会这么大!
除非……
刘彻忽然朝着上林苑的方向笑了起来。
在挥手送走公孙弘后,刘彻立刻对左右吩咐道:“去,传朕的命令,将墨苑山长杨毅给朕传来!”
一个时辰后,当刘彻将杨毅送走。
他就再也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儒家啊还儒家,不愧是哪个宰执了世界两千年的bug!”
与其他诸子百家相比,儒家可能有很多很多的问题。
但,儒家具备一个其他派系所不具备的优势。
这个优势使得,无论在什么情况,儒家都不会灭亡!
这就是善于变通!
没看到,即使是两千年后,也尚且有所谓的新儒家,宣称要将儒家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联系在一起,更宣称,这是一脉相承的吗?
你以为他们是不要脸吗?
大错特错。
事实上,这才是真正的儒家,真正的生存专家。
从始至终,自孔子开始,儒家就在变革和演化之中发展。
想当年,孔子对定公以涞远,哀公以论臣,景公以节用。
一连换了三个立场……
这就是为了求生,求发展,求壮大而做出的决定。
虽然孔子失败了,周游列国,都没有被重视。
但他的门徒们却接过了孔子的旗帜,继续发展,继续演化。
他们是诸子百家之中,学习能力最强,适应能力最强的学派。
一个连夷狄酋长都可以跪的学派,自然不会在乎什么节操啊原则了。
想当年,孟子进入齐国稷下学宫,通过对黄老学派的学习和模仿,于是发展出了思孟学派。
荀子入秦,观秦之风。
于是,有了荀子学派。
今天,公羊在汉,在如今的局面下。
他们选择了跟墨家合流……
很不可思议吧!
简直完全超乎意料!
甚至连绣衣卫都不曾注意到这一点!
不是绣衣卫不给力,而是正常人根本想象不到,公羊派居然选择跟自己的祖师爷的死对头的徒子徒孙和解。
这简直太不可思议了!
任何人都无法想象这样的局面!
儒墨对立和互相抹黑了几百年后,居然选择了和解?
这相当于尼克松访华,戈地图解散苏共。
在事情没有发生前,没有人敢去想象这样一个画面。
刘彻现在也是如此。
儒墨和解,最起码,公羊派选择了跟墨家和解。
这肯定会引发在汉室学术界,引发十八级大地震!
儒墨都和解了,这个世界还有什么事情是不可能发生的?
不过,仔细想想,儒墨的和解,看似不可想象,但实则,却是他们彼此双方都最好的结果。
公羊派树大招风,而且缺乏一个向上沟通的渠道,更缺乏最高层的信任。
这对公羊派的长期发展是很不利的。
而墨家虽然有着刘彻的信重,但,却只能困局在墨苑和墨社辐射的那七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