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我要做皇帝 > 第九百一十九节 从此朕既国家!(1)

第九百一十九节 从此朕既国家!(1)(3/3)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莽荒纪   日月永在   生活系男神  

侯国就此断绝。

这是太宗皇帝仁慈吗?

恰恰相反,这是最大的羞辱和最严苛的刑罚。

张不疑死后,其尸首以竹席一卷,随便挖了个坑就埋了。

其冢上无封土,其陵墓无陪葬,其发须覆面。

这样的人,哪怕死后到了九泉之下,也将是孤魂野鬼。

没有人知道他,不会有人祭祀他。

他的祖先和他的后代,将他抛弃。

在宗祀的神主牌上,永远不会看到他的名字。

比起这样的下场,死亡,真的一点都不可怕,甚至相当仁慈。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瓒候萧何家族。

当初,萧何的孙子萧同坐法废国。

但是,因为太宗皇帝准许从萧何的诸子中选择一人继嗣,改封为筑阳候。

所以,萧同的神主牌,得以被引入萧家宗庙,甚至,最终还捞到了一个谥号。

等到了萧何的第四代时,又出了问题。

那一代的筑阳候萧则,作死的去侵占民田,还与让人通奸,结果被廷尉逮个正着。

于是,筑阳候一系绝嗣。

但不要紧,先帝在吴楚之乱前,又从老萧家中选了一个子嗣,承袭香火。

在可以预见的未来,这萧何子嗣支脉之间击鼓传花,相互比赛作死的事情,估计还要发生无数次。

但,只要皇位上坐的还是刘邦的子嗣,天子还姓刘。

他们家的富贵,就可以保证。

然而,这个世界终归只有一个萧何,能被高皇帝赞誉为‘功劳第一’的兴汉名臣。

显然,他们这些元王支脉的地位,拍马也不及萧何。

对刘道等人来说,想要死后不落到张不疑那样的悲惨下场,以至于连宗祀都不能入祀。

那就只能用他们的血来给子孙后代,铺平道路了。

甚至,他们觉得,自己的死是值得的。

而假如有人连死都不怕了,那这个世界大抵也就没有什么能让他们恐惧的事情了。

“伏唯陛下圣裁:罪臣等皆元王子嗣,先帝在日,曾亲口御封,吾等之父入祀楚国,以奉元王宗庙!”刘道恭身一拜说道:“奈何先帝早崩,陛下承天应命,即位大宝,以楚赵之事尽委于东宫……然东宫老朽,不能视事,犹豫不决,今日属臣父,明日爱红候……”

“住嘴!”刘彻冷然打断他们的诉说:“太皇太后,也是你们能议论的吗?”

“太皇太后,躬太宗之德,佐先帝之命,用之于朕,母仪天下,威容昭曜,天下皆感其德而服其义,昔者夏开之莘后,文王之姜后,不过如此!”

“尔等居然胆敢妄议太皇太后?”刘彻一脸悲愤的说道:“朕能饶你们,天下也不能饶你们!”

这是必然要做的脸面功夫和表面之事。

从古至今,刘彻从来没有看到过,有那个明智的统治者,会将自己内部的矛盾和利害,公开的宣扬给天下看。

只有那些****和笨蛋蠢货,才会以为公开了矛盾,自己就能占据主动。

殊不知,矛盾的公开,必然导致激烈的权力斗争。

任何东西,在没公开前,哪怕彼此已经疏通水火,有我无他了,但也还可以遮掩,可以隐藏,可以缓冲。

一旦公开,就等于告诉自己和对手:来吧,我们决一死战吧,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这岂非是****?

尤其是东宫和未央宫之间的关系,敏感而脆弱。

这就是刘彻为什么一直要忍着窦氏和馆陶挖墙脚,而装作大度的模样。

实在是他知道。

对皇帝而言,不能只顾一时爽。

爽完之后,还要考虑怎么收拾烂摊子。

东宫的问题是客观存在的,但窦氏外戚和馆陶的问题,却是可以通过其他手段禁绝的。

公开矛盾无助于解决问题,只会让问题更糟糕。

史书之上,可不乏有着流血漂橹,陈尸宫廷的悲剧。

“朕命令尔等,以及诸元王子嗣,即刻肉袒出太庙,谢罪于朕前!”刘彻厉声说道:“如此,念在元王夷王之德,朕或许还会从轻发落,不然,获罪于天,无可祷也!”(未完待续。)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