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网游竞技 > 我若修仙法力齐天 > 第两千两百五十章 袁守城的鱼目混珠

第两千两百五十章 袁守城的鱼目混珠(1/2)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大王饶命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生活系男神   莽荒纪  

秦皇的玉玺不仅仅代表权威,还有信物的妙用。  

如同真武令一样,其他人拿着的用处很少。  

但只要李鸿儒将真武令拿在手,就能挖掘出真武令中藏着的诸多相关。  

秦皇的玉玺同样如此。  

板山的秦皇分陵中,随着张仲坚猜测,袁守城和仵官阎君、卞城阎君也凑了上来。  

袁守城等人来的时候不容易,回去也麻烦。  

相较于李鸿儒的快速赶路能耐,  

三位阎君显然力不从心。  

但在兖州鼎下也能承受一些好处,这让他们没什么特别不甘心的念头,只觉呆在这儿不比酆都差。  

三位阎君此时的心情颇佳,不时有探讨。  

“泰山阎君,你奇门异术的能耐诸多,就没一点破解的手段?”仵官阎君问道。  

“帝王之物岂是寻常之物”袁守城摆摆手道:“别看这枚玉玺抓在手心中没显异常,真要等到那个秦皇祭起来,  

只怕这枚玉玺转眼就可以镇压我等!”  

“能有这么神奇?”卞城阎君难于置信道。  

“若你不信就抓着这枚玉玺,  

看看到时候会被会被打死!”  

“你别老是吓我!”  

卞城阎君摆摆手。  

再度看向玉玺时,他的眼睛明显游离了一些,又稍微远距了一点点。  

袁守城很靠谱。  

虽然袁守城猜测的话不是百分百准确,但至少能命中八成。  

抓着这枚玉玺,这就是八成赌死的概率。  

卞城阎君显然不敢干这种事,就是仵官阎君也稍有靠后戒备。  

“这是帝王的印,也只有帝王才能驯服”袁守城寻思数秒后才道:“我等最高也不过是个阎君,也就大唐一方刺史的模样,沾染这种东西难于承重!”  

袁守城叙说了命理的相关。  

他这是相师的那套学问。  

等到李鸿儒让袁守城说透彻点,他才摊摊手。  

“帝王最了解帝王,也能应对帝王,就我们这样的很容易吃亏”袁守城道:“若杨坚在这儿,那倒是好办事!”  

“文帝陛下能降服这枚玉玺?”李鸿儒好奇道。  

“他往昔是帝王命,多多少少还是有几分可能!”  

“那你看我老哥呢?”  

李鸿儒指指张仲坚。  

虽说张仲坚只是在小国当了一些年的帝王,  

但张仲坚也是走正规流程祭过天,  

身份非常正统。  

大隋文帝这种近百年前的帝王都能算数,李鸿儒觉得张仲坚这种下位几十年的帝王也有可能。  

“他…果然是贵气临身之人!”  

袁守城本欲直接拒退李鸿儒,  

但李鸿儒显然不会随意做推荐。  

他掐算了一番,  

等到眉头蠕蠕而动,一眼望去只见张仲坚身后金龙爪隐隐欲显,心中已经确定了下来。  

张仲坚穿得破破烂烂,又是一脸衰相,更是困在兖州鼎中。  

但对方真有帝王命。  

“我贵气不行,我研究了一段时间的玉玺,没觉察出自己能挖掘这枚玉玺的妙用”张仲坚摆手道:“这枚玉玺是小老弟带来,或许他存在掌控玉玺的可能,而且小老弟也有一枚一模一样的玉玺!”  

“不是一模一样,下面的刻字不同,我那枚玉玺就是個仿造的赝品,什么能耐都没有!”  

秦皇的玉玺拿得出手,李鸿儒的玉玺拿不出手,甚至卖都卖不掉。  

李鸿儒此前还拿两枚玉玺对比了一番,越看自己的玉玺越不对劲。  

他悻悻取了自己的玉玺。  

“你玉玺还不曾开光,怎么可能有能耐!”  

袁守城接过李鸿儒的玉玺,连连翻看下,只觉李鸿儒打造了一件极为特殊的重宝。  

但李鸿儒不曾建国,  

也不曾拿这枚玉玺祭练,  

玉玺也就显得稀松平常。  

“这枚玉玺和那枚玉玺真像!”  

袁守城翻看着玉玺,  

又不断做着对比。  

他丝毫没在意两者刻章印字的不同,  

更多是将目光放在玉玺材质、铭文等方面。  

相较于秦皇的玉玺,李鸿儒这枚玉玺太新了。  

如同宝剑不曾开锋,这枚玉玺没有任何用处。  

但袁守城能看出两枚玉玺的关联。  

如同阴阳,这两枚玉玺源自同一个源头,也存在相同能耐的可能。  

他询问了一番,得知两枚玉玺都是用一枚玉制成,心中顿时有了大致的确定。  

“如果你不在意,贫道能略施手段,做个鱼目混珠之事!”袁守城道。  

“怎么个鱼目混珠?”  

“自然是他这枚玉玺有什么,你这枚玉玺就有什么,但这种时间不会太长久,或许只能持续数十年”袁守城道:“至于玉玺中到底藏了什么,这需要你自己去挖掘!”  

“不用挖掘,只要你能办成这种事,我回去直接问他!”  

李鸿儒摆摆手。  

在他临行出骊山地宫前,秦皇呛了他一句,提及只要李鸿儒带着玉玺回去,就告诉李鸿儒相关的秘密。  

李鸿儒搞不清楚玉玺到底有什么能耐,又要如何去操控,但他能问。  

相较于猜测来猜测去,李鸿儒觉得问一问秦皇是最快最省事的办法。  

他大致提及了相关,这让袁守城哑然,只觉难于搞懂李鸿儒和秦皇的关系。  

他施法引咒,等到喃喃念诵了一番,又取了李鸿儒一滴血,随即将两枚玉玺合在了一起。  

宛如阴与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