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网游竞技 > 我若修仙法力齐天 > 第一千四百六十三章 显妖镜带来的战争契机

第一千四百六十三章 显妖镜带来的战争契机(1/2)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剑毒梅香   生活系男神  

空城计在东土的历史上非常出名。  

但东施效颦般的使用并不会让百济国有着退却。  

两军对峙千米的距离并不算远,甚至只在骑兵数十秒的冲刺之间。  

欠缺了城门的防护,这足以让骑兵冲锋入城。  

新罗国边关之城打开城门吹响号角,对面的百济国军团也有着齐齐整备对峙。  

李鸿儒在城墙上注目远望,又不乏看到一些矮小身影的蛮夷穿插在百济国军团中。  

这显然是存了试探,甚至于准备攻伐的心思。  

天色慢慢陷入黑暗,一支支火把也点亮了起来。  

远远处怪异的叫声传来,更是让初春的冰冻中夹杂了几分苦寒。  

李鸿儒手捧的承威剑稍微一转,真德女王身边一个拔短刀突显行刺的蛮夷已经无声无息倒了下去。  

短短数步的距离,这也是足以要命的距离。  

对只喜刀剑的蛮夷而言,李鸿儒甚至不需要戒备对方可能存在的远距打击。  

“若能踏入九品,以武魄气息牵引宝剑就好了!”  

只有踏入九品,能锁浑身上下气息时,武魄才能贯彻如一,发挥出更多的妙用。  

脱手御剑飞舞就在其中。  

数丈之内御剑宛如手持宝剑打击,甚至于武魄元神越强,这种操控的距离越远。  

李鸿儒不乏妄念一击百步飞剑射出,而后又将自己的宝剑招回来。  

他抿抿嘴放下妄念,感知中已经觉察出有蛮夷趴着城墙朝着自己行进。  

借助黑暗,这些蛮夷具备着近乎隐形一般的能力,待得相距半米到一米才会显出模糊的身影,甚至于不止这一个蛮夷如此。  

“这些蛮夷到底是如何做到如此统一的能力!”  

对李鸿儒而言,他的敏锐足以应对这些靠近的蛮夷。  

但对九成九的人而言,面临这类蛮夷的行刺很难躲过去。  

甚至于这类团聚的蛮夷足以影响到一处国度的军事行动。  

“莫非是源于尾巴上的妖力!”  

李鸿儒一剑刺下,顺手将爬城墙袭杀的蛮夷衣服挑破。  

与此前在大殿中袭杀的蛮夷相似,这个蛮夷屁股上亦有一根刺。  

这种刺就像屁股上吊着一条尾巴,但尾端形如蝎尾,看上去不乏锋锐感。  

“或许是东胜神洲那边同类型的妖物比较多!”  

如同李鸿儒嫁接食铁妖兽之力,一只食铁妖兽的妖力有限,只能嫁接两到三人,甚至还存在失败率。  

而要形成规模,这必然需要同类性质的妖类。  

这仿若要出现一窝窝的食铁妖兽,才能对这些蛮夷形成集团化的妖力嫁接。  

李鸿儒只是想想这种情况,就觉得难于形成可能。  

这至少需要和鸠摩罗家族一样,具备足够强的血脉,又拥有足够多的子嗣。  

但若是有那种大型规模的妖物,这些蛮夷又很难应对。  

种种矛盾感在李鸿儒脑海中冲撞,待得闻到这些蛮夷身上的尸臭味,李鸿儒也只得认为这些蛮夷挖掘了有着大量同类妖物的尸坑。  

他放目张望,隐隐中只觉有十余个蛮夷靠近了这座边关之城。  

“身具妖力者后退百米,紧守体内妖力!”  

李鸿儒淡声开口了一句,但他随即想到军士和文人在文化素质相差甚远,甚至于真德女王都可能没听懂他嘴中说的什么内容。  

他也不再嘱托。  

只是在小乾坤袋中一拉,镇元子的显妖镜便取了出来。  

只是轻微一拨,这面宝镜...  

面宝镜就有着连连翻转,片片白光飞射了出去。  

有照向城墙前方,也不乏照向后方。  

那白光最远处甚至蔓延到千米外的百济国军区中。  

一时间无数惊叫声响起。  

军区和江湖是两个嫁接妖力的集中地,普通江湖人和普通军士难有嫁接妖力,但精锐团体或多或少接触过妖力。  

甚至不乏李鸿儒后方数步的真德女王。  

被显妖镜一勾,真德女王身上数根金色的骨刺齐齐凸显了出来。  

强行诱发妖力的异状让她极为不适,暴戾和毁灭的感觉涌上心头,一柄偃月刀被她死死按住,又不乏眼中血色不断翻滚。  

她刚欲提着偃月刀起身,身上一道黄色气息翻滚,将她脑海中的疯狂杀戮感硬生生消磨了下去。  

“怎么回事?”  

操控着别扭的大唐语询问时,真德女王只见李鸿儒身体一摇,一人分身化成八道。  

或刺、或撩、或劈、或砍、或崩、或格、或截、或搅。  

每一道身影落下,都对应了一个蛮夷的死亡。  

极快的杀戮并没有让蛮夷们退却。  

相反,被李鸿儒一镜照射出妖体,这些蛮夷难于控制体内混杂的妖力,身体似乎有着妖化的疯狂。  

仿若没有智慧的野兽,火光微亮的黑暗中,近百个蛮夷双手双脚趴地,龇牙咧嘴朝着这处边关之城冲击。  

“蛮夷被降服了,冲锋,骑兵团冲锋,全军冲锋!”  

越过蛮夷,真德女王目光放向了远处。  

不仅仅是新罗国军团有着短时间的混乱,百济国军团也没能逃脱这种混乱的迹象。  

相较于她复苏后的清醒,百济国的主帅很可能一时难于恢复过来。  

只是想通的瞬间,这位女王高呼了起来。  

她提着偃月刀起身,心有余悸看过李鸿儒取出的宝镜,一时只觉庆幸。  

或许因为她属于君王,有帝王之气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