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网游竞技 > 我若修仙法力齐天 > 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忽然之间提前了

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忽然之间提前了(1/2)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大王饶命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生活系男神   莽荒纪  

婆罗门寺庙中。  

数十位僧人或坐,或站,或低头念诵经文,又或引众十余人对信徒宣扬婆罗门。  

作为临时居住之地,婆罗门诸多佛陀用心的程度有限,而松赞王亦不乏传播各类政令,信奉婆罗门的人并不算很多。  

在寺庙之中,诸多形态怪异的佛陀雕像林立。  

有面容和蔼者,也有凶神恶煞者,又不乏大能力者。  

与小昭寺所见并无太多不同,诸多佛陀的雕像各具备稀奇古怪的特色。  

李鸿儒甚至还看到了黑蛇缠绕身躯的摩珂迦罗雕像。  

在诸多雕像聚拢的中间,大梵天雕像正中而坐,身边又有湿婆和毗湿奴的雕像。  

李鸿儒只是扫了一眼,便看向了雕像附近三个无所事事的白衣僧人。  

“三位,闲着呢?”  

李鸿儒对着三人伸了个招呼。  

这让大梵天看了看李鸿儒,又看了看李鸿儒身后的跟班禄东赞。  

虽然禄东赞觉得自己和李鸿儒是平等的,同属于不同朝廷重臣,甚至于他在吐蕃国权势越来越高,但在大梵天等人眼中,这家伙就是一个跟班。  

这个跟班不讨喜,但能做实事,又与大唐有着极多的交流和沟通。  

禄东赞往昔都是跟着宫殿中的那位松赞王做事,大梵天等人也没弄明白怎么又跟到了李鸿儒身边。  

他脑袋思索时亦是有着淡淡笑容。  

“正准备回去走走”大梵天道。  

“这下界太污浊了,着实没法呆,我们马上得回去”湿婆高声道。  

“我们看上去真的很闲吗?”毗湿奴道。  

李鸿儒打了一声招呼,引得三人齐齐回应。  

这让禄东赞有些闷气。  

入婆罗门寺庙时,他打交道最多的便是求那跋陀,其他佛陀对他不理不睬。  

哪曾见得李鸿儒入寺,就有三个佛陀模样的僧人齐齐回应,又不乏寺庙中其他僧人目光偷看。  

待得听到三位僧人发言,禄东赞只觉寺庙中似乎隐隐以这三人为首。  

他不时来一趟寺庙,但禄东赞肉眼凡胎,他确实没分清楚这些僧人是谁与谁。  

若是多问一些,求那跋陀便会以偈语回应。  

他目光转悠时,不由与众多偷看的僧人并无区别,想听一听这些人谈什么内容。  

“看上去真的挺闲”李鸿儒笑道:“我们最近要去摩揭陀国闹腾闹腾,不知道你们要不要去看热闹。”  

“闹腾?”  

大梵天的兴趣顿时上来了。  

“你要怎么闹腾?”湿婆亦是有兴趣道。  

“当然是带点人去闹腾”李鸿儒笑道:“我在吐蕃召了一千二百位强兵悍将,禄东赞亦是会伴随前去,后续应该还会征召一些人。”  

李鸿儒提及了事情,又指了指身边的禄东赞。  

各处军团调动都有不同,多个得力助手辅助总较之自己动手要轻松一些。  

李鸿儒也不在乎禄东赞有没有其他心思,能帮他带一带吐蕃兵就行。  

“那就有点意思了”毗湿奴笑道。  

“确实有点意思”大梵天点头道。  

“到底是什么意思?”湿婆晃头道:“我听不懂你们说的什么意思!”  

“就是那个意思”李鸿儒道:“若是你们有兴趣此事,也可以关注关注!”  

婆罗门诸多佛陀实力极强,但并不适合插入到军团中。  

一来这些佛陀更为擅长个人实力,难于融入到军团中。  

二则是他们所要宣称的战争之名,若是秉承国战出发,这些佛陀显然不会自我奉献到做大唐马前卒。  

三来则是李鸿儒能说服松赞王借一些兵马,但确实无法说服这些佛陀。  

他此时也只是稍做提及。  

但凡这些婆罗门佛陀愿意在暗中看个热闹,或许就能对佛教徒形成一定的威慑,甚至能作为第三方证人进行钳制。  

“我会前去看一看”大梵天点头道。  

“我们且旁观一番,看看相关的情况”毗湿奴道。  

“我忽然不想去象雄国那个小秘境了”湿婆摊手道。  

他看看大梵天,又看看毗湿奴。  

一对一的争执是一码事,二缺一的建议又是另外一码事。  

他感觉自己脑子不够用时会选择听另外两人的话。  

虽然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但跟着跑过去瞅瞅没问题。  

三人一时间齐齐表了态度。  

“这些人都说了些什么?”  

跟在李鸿儒身后,禄东赞脑子也有些糊,与湿婆并无多少区别。  

他较为擅长大唐语,梵语的水准则是有些不足,只能弄明白基本的梵语。  

这番话词汇简单,属于基本听懂了,事情却没搞明白。  

禄东赞一时不免也有些小忧伤。  

“他们似乎有些鬼鬼祟祟的样子,我需要将端美三菩提征调跟随一起去才行。”  

在吐蕃国,禄东赞与大唐交互极多,但若要涉及与天竺等国交流,则是端美三菩提更为专业。  

这同样是前往天竺取经的僧人型官员。  

端美三菩提梵文水准极高,甚至以梵文为基础,协助创造了属于吐蕃国的文字。  

只是端美三菩提最初以婆罗门教为取经的对象,待得到了天竺却恰逢教派动荡,不得不将取经的对象换成了佛教。  

这其中不可避免被佛教委托过一些任务,与婆罗门有着一定的隔阂。  

比如端美三菩提曾经持着大日如来的佛骨,一举将万佛山集会讲法的诸多显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