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网游竞技 > 我若修仙法力齐天 > 第五百五十四章 借书

第五百五十四章 借书(1/2)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莽荒纪   日月永在   生活系男神  

“某,长安左使李鸿儒,今起兼任破俘校尉一职,随军冲杀敌阵,必入一线取寇首级,特代江湖司发征召榜文,杀天柱王者,敕封入大唐豪侠,着史官记载入册。”  

“某,长安左使李鸿儒,今起兼任破俘校尉一职,随军冲杀敌阵,必入一线取寇首级,特代江湖司发征召榜文,杀高昌王者,敕封入大唐豪侠,着史官记载入册。”  

“某,长安左使李鸿儒,今起兼任破俘校尉一职,随军冲杀敌阵,必入一线取寇首级,特代江湖司发征召榜文,杀龙涸王者,敕封入大唐豪侠,着史官记载入册。”  

十二月初三,李靖被封西海道行军大总管。  

李靖麾下,诸将行军团开始成型。  

积石道行军总管侯君集、鄯善道行军总管李道宗、且末道行军总管李大亮、赤水道行军总管李道彦、盐泽道行军总管高甑生。  

大唐八大军团中,伴随着诸多打散、分配、新成,有五大军团齐齐被调动。  

在诸总管之下,不乏薛万彻、薛万钧等猛将,也包括了诸多汗国重要降将。  

这阵仗几乎是现任的兵部大员齐齐起了征伐,归于李靖麾下调度。  

在进攻军团之外,徐茂功等大将亦是被分配入临近的各国重地,防备着边疆可能出现的外患行为。  

这成为朝廷对吐浑国正式宣战的总动员。  

而在朝廷之外。  

连连的十二道榜文开始在江湖司悬挂,各地不断进行着消息的分发。  

长孙无忌的余威用尽,李鸿儒也只能卖自己的面皮。  

除了分封的称号更为符合江湖人士秉性,李鸿儒亦是将自己写入榜文。  

若不玩‘身先士卒’这一招,李鸿儒也不知有什么策略可以驱动到生疑心观望的江湖人。  

江湖司这一套卖名头的把戏被不少人看穿,但榜文下达时,诸多人又管不住自己的手脚,想着参与其中。  

十二张大型榜文之后,是二十四张小型榜文,涉及吐浑国诸多重将和伪王。  

江湖司此前发布的诸多榜文被重新编辑,又增加了一些名额,齐齐发布了出来。  

这让一些人骂娘之时,也感受到了朝廷的风雨。  

这一次,朝廷看上去是要玩真的了。  

“二弟,你真是必须到前线去冲锋吗?”  

“必须的!”  

李府中,李旦询问着李鸿儒。  

此时李家钱财诸多,即便用于医疗与生活,李旦觉得已经能过到很好。  

这种条件下,根本不需要进入军团冲杀一线捞金。  

他问了两声,见得李鸿儒态度肯定,当下有些闷闷。  

“那我也去!”李旦道。  

“你…也行!”  

再强的好汉也要三个帮,李旦实力不如李鸿儒,但李旦在战场上就是他最可靠的后背。  

李鸿儒搭了搭李旦的手腕,随即点点头。  

感知中,李旦又强了不少,这是回长安后终于勘破到武魄境了。  

武魄境开始迈入江湖二流高手到一流之间。  

而在军团中,李旦这样就是妥妥的高手,甚至于他杀伐性极强,较之同阶水准的军区高手更为出色。  

同样的武魄水准,在同样的状态下,李鸿儒毫不怀疑死的是对方。  

“我这番随军的风险不亚于跟随苏烈冲杀阴山阵地,你需得做些准备,也需要在军中低调,尽量避免被敌方盯上。”  

李鸿儒手持龙珠,必然会被李靖安排到险要之处,李鸿儒此时不断进行着低声叮嘱。  

个人兵刃,甲胄,疗伤药,甚至于一些肉干等都是必须的携带物。  

两兄弟协商完,也与客氏和李保国做了部分沟通。  

“参军保家卫国固然是好,你们出门在外也要注意安危,莫要丧了性命!”  

李保国微微叹声。  

见识过朝廷一些动向,李保国很清楚夹杂在其中身不由己。  

一些事不是拒绝就管用。  

以李鸿儒偷懒怠政的心性,这是躲不过去。  

“若是你们出了事,我们做的红媒再多,挣的钱再多也没有用!”  

客氏有些呜呜咽咽。  

家境贫寒时尚有打拼的理由,待得家境富裕,便难于舍命去搏。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也属于同样的道理。  

客氏显然是不愿李鸿儒和李旦去冒巨大风险。  

对李家而言,客氏觉得家境已经到了往昔难以想象的地步,钱财一辈子都难于花完。  

待得李保国说上她两声,客氏才勉强止住了眼泪。  

“女子不便随军入伍,但我会在大军附近伴随,若是你们有什么需要,可以随时叫我去做!”  

王梨看看李旦,亦是有着追随,这算是夫唱妇随到底了。  

这两人因为王梨身体的问题,还没捅破最后一层关系,但彼此之间已经是情同意和,父母也有着应允。  

王梨没了父母,又在江湖上走惯了,也没做什么避嫌之事。  

彼此这种自然相处感让客氏和李保国心情大为宽慰,拉着王梨各种叮嘱。  

“都做一些准备,能做到的都做到,有什么需要尽管与我提,到时拿我名义去做申请!”  

李鸿儒对着众人相告。  

他此时也需要做些准备。  

李鸿儒踏步出了李府,向着皇宫的崇文馆行进。  

崇文馆除了修正各类正常的典籍,更多是修正武经,不时有一些武将入内。  

在告知了万文石的情况下,李鸿儒也在崇文馆贡献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