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网游竞技 > 我若修仙法力齐天 > 第四百六十四章 唯有暴富

第四百六十四章 唯有暴富(1/2)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莽荒纪   生活系男神   日月永在  

袁守城死了,但袁守城又没死彻底。  

连山地府的牵扯也不小,涉及到了大隋文帝,更有仙庭的神将出现。  

李鸿儒有些头疼如何向袁天纲报丧。  

他点头同意坐化这个用词时,便听袁天纲举着唢呐朝天一吹。  

这让李鸿儒悲从心中来,眼珠中的泪水一下就涌现了出来。  

跟在袁天纲身后的钟无期开始嚎嚎大哭。  

袁天纲唢呐吹的很响,这让李鸿儒心中莫名其妙就想起了很多曾经死去的人。  

他眼泪好一阵往外涌。  

待得十余秒后,李鸿儒才晃了晃身体,元神的光华冲刷着身体上下。  

“别吹了,他没死透!”  

李鸿儒拿出分心铃铛摇晃了几下。  

在面对唢呐这种大杀器时,铃铛没什么鸟用。  

这让他不得不吐声。  

袁天纲的唢呐声陡然一停。  

“我叔父没那么容易死,你得原原本本将事情与我说清楚!”  

“行”李鸿儒头疼道:“只要你别吹这玩意儿就行!”  

此前折腾过袁天纲,这是报应不爽,被对方齐齐还了回来。  

李鸿儒推开了李府大门,只见府邸内,客氏和李保国也是流泪不止。  

“你这唢呐的影响过分了啊”李鸿儒叫道。  

“我叔叔死了,你们伤心一下过分吗!”  

“不过分,节哀”李鸿儒点点头道:“这唢呐不错,能送我玩吗?”  

“不送!”  

“铛铛铛!”  

“这唢呐不错,能送我玩吗?”  

“不送!”  

“铛铛铛!”  

“这唢呐…”  

连续被分心铃铛影响数次后,袁天纲也反应了过来,利用元神光华好一阵冲淡影响。  

“你报复来得也太快了”袁天纲吐槽道。  

“你都盘算了好几个月,就等着这一刻吧!”  

得知自己叔父没死透,袁天纲神情镇定了许多。  

顶尖大修炼者的身体死亡并不意味着真正的消亡。  

只要有足够的准备,便还能存在一定的痕迹,而不是真正的身死道消。  

“连山地府秘境!”  

书房中,袁天纲也从李鸿儒嘴里得知了一个地点。  

这让袁天纲心下有所思。  

“等到那处秘境开启,你带我过去看看叔父吧!”  

“行!”  

“你能不能讲讲叔父是在那做了什么?”  

钟无期压根讲不清楚,袁天纲如今也只能指望李鸿儒吐出详细的信息。  

“这个事情说来就话长了,事情要从一张证明说起!”  

李鸿儒摸了摸,从身上取出一张纸条出来。  

“兹证明李鸿儒为天师教术法传承弟子,证明人:袁守城。”  

袁天纲顺着纸条念完。  

他感觉袁守城在坐化前都遭遇了盘剥。  

李鸿儒这货真是会选择下手的时机,这是雁过拔毛,连将死之人都不放过。  

他将自己的唢呐收了收,小心藏妥,这才继续问李鸿儒下文。  

听得袁守城图谋连山地府秘境,他顿时点了点头。  

袁守城有心算无心的图谋引发了一系列的后果,得罪了大唐皇室,又引发了仙庭和西天灵山秘境的暗斗。  

袁守城确实只剩下做鬼这条路了。  

天师教历代天师不乏羽化升仙者,也有人坠了地府。  

若说活到寿终正寝者,那也不算太多。  

袁守城的路线非常正确。  

袁天纲听得连连点头。  

待得李鸿儒提及妖龙跟随入了连山地府,仙庭执刑官李靖出现镇压,这让他眉头紧锁。  

落到这种下场,袁守城做鬼也不好过,有着诸多的危机。  

只是他想相助也有心无力。  

天师教擅长算算命,跑跑路,压根没插入这种争斗的硬实力。  

袁天纲想想自己元神三品的实力,只觉差距有点大。  

动辄元神八品九品的大修炼者争锋,更是有仙庭的大高手出马,他只能去当个看客。  

就像李鸿儒一样,他到了地方什么都不能做,也改变不了结局。  

“如今天师教的苗也不多了,死一个少一个”李鸿儒语重心长道:“所以我们要认真修行,多多交流,才有面对将来的实力啊。”  

“你就说有没有背完我们天师教的《奇门遁甲》吧!”  

“背完了!”  

“大骗子!”  

袁天纲骂了一句,看着袁守城亲笔写下的证明,他一时悻悻不已。  

李鸿儒这是先上车后补票,补票还不算正式,只是袁守城随手写下的证明。  

这种证明没有写传承代数,也没道号,师承,完全算不得正统的天师教传承行为。  

他思索了好一番,只得将李鸿儒看成袁守城的下一代,与自己平辈,他也只能就这么做算。  

有袁守城赠剑之事,他还能勉强将钟无期收成记名弟子。  

探讨明白后,又知晓完全了袁守城坐化之事,袁天纲也勉强定下心神。  

他呼了钟无期入书房,随即摊开一册厚重典籍。  

李鸿儒屡次提醒一起交流,他便与这家伙交流个痛快。  

袁天纲心中藏着一股闷气,也想到了未来诸多纷乱之事。  

这让他如同被人在身后鞭打,不得不迅速前行,不断追赶着前一辈。  

他是如此,李鸿儒也是如此。  

此时只有相互提携,才可能走得更远一些。  

他与钟无期开口定下规矩,随即沉声与李鸿儒开始了交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