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秦五百年 > 第289章 灭齐之策

第289章 灭齐之策(1/3)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大王饶命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生活系男神   莽荒纪  

十二月初,皇宫御书房,嬴子婴在阅览着统计本,包括中央朝廷的各种统计本,以及个郡县统计本。  

右丞相陈平、御史大夫韩生亦在书房,一同阅览统计本,协助皇帝处理政务。  

嬴子婴首先阅览中央朝廷统计本,在秦国掌控的地域(不包括诸侯王封地),截止到去年年底(九月底)人口数量,再加上最新收复的失地人口汇总,目前总人口2045万。  

朝廷在九月底时直接掌控的地方,是经过自身统计出来,对于新收复的楚地,是根据原本楚国官署对于人口数量的记录来上报。  

要是再加上伪齐国、燕国人口,诸夏总人口有两千六百余万。  

对于这个数据,跟嬴子婴在现代时网上查找到的资料数据差别不大。  

在原本历史上,战国时期即使战争频繁,各国总人口亦能长期保持在两千多万规模,秦始皇统一天下后,秦国总人口一度上升到三千万,后来经历秦末徭役繁重、农民起义、六国余孽复国、楚汉之争,人口下降到不足两千万。  

而在这时空,到嬴子婴即位后,天下总人口还超过两千万,这十余年来,秦国虽跟六国有战争,但每个国家人口数量都在逐步增长。  

在人口分类中,女多男少的情况过于明显,女人占比超过六成,只有在统一天下后,要是内部没有战乱,男女比例才能逐步平衡。  

在各郡县中,嬴子婴很看重羌地,这是秦国进入西域的前沿地带。  

目前,西羌郡总人口为四十余万,除了原本的羌人外,还有一部分是秦国动员过去的,前往羌地的男人娶当地女人,前往羌地的女人嫁给当地男人,促进民族融合,以血缘和文化同化羌人。  

在武陵山山区设立的西河县,苗人跟秦人也逐渐融合,开始使用秦篆、秦国度量衡。  

在岭南,灵渠已经重新通航。  

除了灵渠外,岭南跟北边的联系原本有四关:横浦关、诓浦关、阳山关、湟溪关,因为秦末内乱,被关闭的这四个关隘,目前已重新开通,让岭南跟九江郡、长沙郡的联系全面恢复,有利于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除此之外,嬴子婴很关心楚地情况。  

在楚地中,由中央朝廷直辖的地域,民生情况要好于屈、景、昭、项这四家的封地。  

在相同措施的情况下,这四家封地内的百姓,对朝廷的拥戴程度要好于其它地方。  

根据各郡县情况,对各地官员不同政绩进行晋升、降职,地方郡县要考核,中央朝廷官员同样要考核。  

一直到下午,嬴子婴终于把各郡县统计本看完。  

接下来,君臣三人处理人事变动。  

通常是由陈平或韩生草拟,皇帝过目后决定是否同意。  

对于两人提拔的人员,嬴子婴在大多数情况下会同意。  

一直忙到傍晚,三人还没吃饭。  

“陛下,慎妃娘娘让奴婢提醒,该用膳了!”  

听到内侍的说话后,三人终于停下。  

“两位卿家留下来一同用膳。”  

嬴子婴把阿莉莫叫到书房,四人一同用膳。  

这次,四人刷羊肉火锅,君臣之间十分和谐,吃得津津有味。  

两天后,皇宫大殿举行朝会。  

在众臣中,心情最不好的要算廷尉于真,毒杀英布、彭越的凶手不仅没有找到,连身份都确认不了,不知如何向皇帝交代。  

嬴子婴目光扫视众臣一遍,最后落在于真身上,说道:“于卿家,追查谋杀吴王、九江王一案,进展如何?”  

于真出列,诚惶诚恐地说道:“回禀陛下,恕臣无能,还未查出毒杀二王的凶手为何人,还望陛下再跟臣一些时日。”  

“哼!”  

嬴子婴少有的震怒。  

众臣大部分人都知道,于真要遭殃了。  

果然,只听皇帝重重地道:“大秦诸侯王被杀,如此重大案情,你身为廷尉,居然束手无策,属于严重失职。依朕看来,你已不适合再做廷尉了,年纪也不小了,告老还乡吧。”  

嬴子婴本身就对于真的表现有些不满,趁着这个机会撤职换人,亦让外界看来,是皇帝重视诸侯王被杀一案,廷尉无能才被撤职。  

皇帝把话说出口,很难再有挽回的余地,加上于真自问无法破案,根本没有争取的勇气,老老实实接受这个结果。  

嬴子婴当场决定,由原领象郡郡守马宣接任廷尉一职,由原零陵县令钟离雨升任廷尉丞。  

对于廷尉换人,嬴子婴有提早准备,提前派人传令,让马宣和钟离雨来到彭城。  

至于象郡郡守一职,由曾经担任过下辩县令的杨直接任。  

还有一个人让他不满,那就是治粟内史陈烈,陈烈在有些方面跟皇帝对着干,还插手皇帝内部事务。  

陈烈做了十几年这个官职,也该换人了。  

嬴子婴决定,由治粟内史丞冯敬接任,原本的都内令董兆升任治粟内史丞。  

冯敬原本是魏王豹的臣子,归顺秦国后被任命为治粟内史丞,现在又升为九卿之一,说明了皇帝不拘一格降人才。  

冯敬的确是有才能,才会被皇帝委以重任,在两天前,冯敬已经来到了彭城。  

处理完人事问题后,于真、陈烈都垂头丧气,黯然离开了大殿。  

冯敬道:“陛下,大宛国用于交换钢刀的粮食,大概半月后便到咸阳,如若还不够,还可再跟月氏和西域诸国交涉,用钢刀换粮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