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秦五百年 > 第258章 高坛登基

第258章 高坛登基(2/3)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赘婿   小阁老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重生之文豪巨星   剑毒梅香  

建议,赵王就在邯郸城下公开即位,让城墙上的秦贼看得清清楚楚,必能震慑秦军,以壮我军声威。”  

大家一致赞同,赵丰贼喜贼喜。  

曹参道:“好,事不宜迟,现在就在邯郸城外筑坛。”  

赵丰立即命令下去,必须在明天筑好,后日登基。  

待登基之后,骑兵北上收复其他赵地,步卒参与攻城。  

“臣拜见皇帝陛下!”  

还未正式登基,赵国武将们,先向赵丰行君臣之礼。  

“众卿平身!众卿平身!”  

赵丰乐呵呵的。  

砀郡,秦军大营,韩信在等待着楚军的消息。  

他让斥候要特别留意楚营动向,甚至潜入楚营附近山林里观察。  

“启禀将军,楚军有一队人马出营,向北移动,人数不少于三万。”  

“启禀将军,昨日楚营有一队人马出营,向东南移动,大多是步卒,人数三万到五万。”  

报告不断传来,韩信又再寻找原本老家在附近一带的人,了解附近地形,如果楚军撤兵,从正面追击,的确有许多地方适宜设下陷阱,有适宜埋伏之处。  

再结合出营的楚军动向,可以肯定,这些都是伏兵。  

韩信再针锋相对,反制项羽。  

六月底,原本部署到三川郡、颍川郡的官兵们,大部分已经返回大营,秦军兵强马壮,只等跟楚军决战。  

武陵山东侧出口,秦军大军云集,只待主将下令,秦军便会出击,收复黔中郡。  

这天,赵佗接到皇帝回复,皇帝同意赵佗的建议,给出了处理办法。  

赵佗看过之后,的确是好办法,派人向苗王转达皇帝之意。  

苗王得知后,召集众长老开会,对于要上缴一半赋税,迫于压力不得不答应,他们没得选择,这已经是最好的结果了,苗王和长老们,都还可以维持原本的地位,他们心理上能接受皇帝开出的条件。  

苗王再派人护送三女儿阿莉莫前往咸阳,至于皇帝是否接纳女儿,这不是他能左右的。  

七月初二,赵佗发布出击的命令,目标是黔中郡、长沙郡、南郡,要把楚地南部收复,由于楚国在这些地方兵力不足,无法抵挡秦军的攻势,越来越多的地方被收复。  

赵佗很快发现,楚地的百姓大多对秦国有明显的敌视,不得不在每个县都留下部分兵力驻守,防止楚人作乱。  

同样是七月初二,邯郸城。  

城墙上的秦军官兵们,都密切观察着前方动静。  

从前天开始,赵军开始在这里筑坛,今天,数以十万计的赵军、齐军云集于此。  

齐军分出一部分人,防止邯郸的秦军出城。  

敌军数十万大军云集在邯郸城边,把邯郸包围得如同铁桶一般。  

虽然邯郸彻底成为了孤城,但是,秦军武将们都毫不慌张,特别是主要武将们,他们知晓主将破敌之策,只要不出意外,胜利一定属于大秦。  

“这些叛军们,架势十足,不知要干什么?”  

“这不是攻城,是故意做给我们看的!”  

“难道叛军有什么阴谋?”  

秦军官兵们在交谈着。  

张凯、吴严章、黄各涛站在城墙上,注视着前方动静。  

张凯道:“我真看不懂,叛军意欲何为?”  

吴严章道:“听说我军奇袭邯郸,有不少赵军撤到齐国去了!据说还有赵国王室赵丰。”  

张凯道:“正是如此,撤走的赵军最少有十万。”  

吴严章道:“若是如此,这很有可能是赵丰登基即位。赵国叛徒余孽要复国,这是做给我们看的。”  

张凯道:“哼!赵丰这是要振奋士气,让叛军们都知晓,他们收复赵地、兵临城下,他们胜利了,而秦军败了!姑且让他们先得意几天。”  

王元留给他五万兵力,让他务必坚守邯郸,像一颗钉子死死拖住敌军、消耗敌军、挫其锐气。  

邯郸地位特殊,只要一日没有被拿下,赵人们在心理上,便不会觉得赵国已复国。  

这时候,城下出现了新情况。  

赵丰身穿君主服饰,在臣子们的簇拥下,缓缓走向高坛。  

有乐师们演奏着相应的音乐,这是喜庆的乐曲。  

在高坛周边,齐军和赵军皆有。  

赵军在高坛正前方和左边,齐军在高坛后边和右侧。  

赵国新的臣子们,在高坛前方左右两边排列着。  

待赵丰登上高坛,音乐停止,由郎官宣读赵国皇帝登基诏书。  

宣读完毕后,赵军官兵们齐齐跪下,高呼万岁。  

十二万赵军高呼万岁,声音很大,邯郸城内每个人都听得清清楚楚。  

在今天,在被赵军占领的赵地,各县、乡都有公布,赵丰继皇帝位。  

邯郸城内许多地方,都贴上了告示,告之叛徒余孽复辟一事,由训导部吏员宣读着。  

“诸夏之地,皆为一国,诸夏之民,皆为秦人,只有天下一统,诸夏之间才不会再有战争。叛徒余孽妄图复辟,妄图阻挡诸夏统一步伐,逆天下潮流,乃是诸夏罪人,很快会失败。”  

赵地的训导部官吏们,特别是邯郸郡的人,都及时撤退道了城内,由训导部的人趁机做宣传,教化百姓,让百姓不要对赵国伪皇帝抱有幻想。  

“只要能过好日子,做赵人还是秦人,没多大干系!”  

“做秦人也没什么,秦国官府对我们也很好!”  

“只要不再像始皇帝时期那般,我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