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秦五百年 > 第164章 提前行动

第164章 提前行动(3/6)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赘婿   小阁老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重生之文豪巨星   剑毒梅香  

真有办法,想出用死士这一招。”  

张良道:“若当初项羽重用韩信,焉有我们今日之惨败。”  

李左车道:“眼下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守住新郑,等待楚军切断秦军粮草,方能有转机。”  

大家都没办法,只能如此了。  

咸阳,子婴接到韩信战报,十分高兴,韩信派出死士这种方法,的确很有用。  

在近代和现代,同样有很多死士。比如军队中为了完成作战目的,挑选出敢死队队员执行特殊任务。  

数日后,举行大朝会,由郎官宣读战报。  

“虎牢关之战,斩杀敌兵15553人,俘获降兵22128人,我军战死13420人。从出关到现在,我军累计斩杀敌兵51419人,俘虏、逼降敌军63436人。我军累计战死23119人。”  

子婴道:“夺取虎牢关,对我军意义重大,我军进可攻,退可守。三川郡大部分地域已被收复,有虎牢关天险,就算新郑暂时还没被收复,亦可保障三川郡安全。”  

陈平道:“陛下,三川郡局势已稳定下来,近八十万百姓,重新成为秦人,应当任命郡守,有效管治。”  

子婴道:“丞相可有合适人选?”  

陈平看向赵衍,说道:“丞相右长史赵衍,协助臣把大秦治理得很好,也该晋升了。三川郡需要人去治理,可让赵衍担任郡守。”  

听着这么说,赵衍兴奋起来。  

按照子婴对赵衍的印象,还是不错的,向赵衍道:“赵卿家,三川郡就交给你了。”  

赵衍大喜,先向陛下道:“谢陛下信任!”  

再向陈平道:“谢丞相举荐!”  

他原本秩俸一千石,升为二千石。  

陈平再道:“陕县县令鲍良,工作做得不错,并且熟悉三川郡情况,可提拔为郡丞,协助司马禾治理三川郡。”  

子婴又再批准了。  

治粟内史陈烈道:“陛下,臣举荐一人。丞相史冯唐,可胜任郡丞。”  

子婴对内兄冯唐的能力并不了解,如果按照原本历史来看,冯唐应该是有些能力的。  

现在冯唐职位是丞相官署下辖的丞相史,秩俸四百石,升为秩俸六百石做郡丞,从正常官职晋升来说,并无不妥。  

治粟内史举荐皇亲国戚,其他臣子都不做声,能够做上高官的,最起码的精明还是有的。如果支持,有可能被认为是淑妃一派;如果反对,有可能会得罪淑妃。  

陈平先看了一眼陈烈,目光再移向皇帝。  

只听皇帝问道:“丞相,冯唐在丞相官衙做事,你觉得他能力如何?”  

在观察皇帝神色时,陈平就知道了该如何回答。  

“回禀陛下,冯唐能力尚可!”  

子婴道:“既然如此,就让冯唐升任三川郡郡丞。”  

他再说道:“训导部驻地,也该搬迁到洛阳了,负责整个三川郡百姓教化。”  

陈平道:“再过一个月,便是夏收、夏耕,应当尽快释放降兵、俘虏,确保农耕顺利。”  

子婴道:“丞相言之有理,农耕是大秦立国之本,凡是不与大秦为敌的降兵俘虏,都应当尽快放回家,这还得由训导部筛选出来,若敌视大秦之人,继续关押。我们不是放人就不管了,还要派马车送他们回家,确保每个人都回到家乡跟家人团聚。”  

对于虎牢关降兵,韩信会迅速核实,每个人的家乡具体地址。  

三万洛阳降兵,已经全部核实完毕。  

对于家乡在被收复地域的,原则上只要不仇视秦国,会很快送回家。  

对于家乡在虎牢关以东或者是上党郡的降兵俘虏,存在一定隐患,由训导部做思想工作,指出唯有收复颍川郡、上党郡,他们才能回家。  

回到内宫,子婴把冯唐升任一事跟冯幽兰说了。  

冯幽兰听后,脸有喜色,说道:“谢陛下信任,家兄到了三川郡,能定把差事做好。”  

子婴道:“朕不能任人唯亲,如若内兄真的能做出功绩,朕会举贤不避亲。”  

冯幽兰又说,兄长即将要去三川郡上任,明日要回娘家一趟,跟兄长道别。  

这时候,王思的肚子又大了一些,预产期是十月份。  

目前,在新安以西俘获的降兵、俘虏,都集中关押在函谷关对面营垒。  

在新安以东俘获的,关押在洛阳附近。  

五月初这天,函谷关对面营垒与往日有所不同。  

营垒外面有大量马车。  

韩军降兵、俘虏们,从营垒出来,走向营垒大平地。  

数以百计的训导部官吏同样在这里。  

被带出来的降兵们,家乡都在虎牢关以西三川郡,都是被训导部筛选过对秦国无敌视之心的人。  

大家都看到了不远处大量的马车。  

“怎会有这么多马车?”  

“或许这营垒就是仓库,来运粮的。”  

“训导部的大人们说,朝廷会放我们回家,不知何时才能回去。”  

“今年春耕家里无男人,就靠母亲和媳妇,种的庄稼肯定少很多,离夏收只有一个月,得赶快回去帮忙。”  

“对啊!我们靠两条腿走回去,最少要十天。”  

降兵们边走边交谈,基本无人对秦国有怨恨之言,他们都想尽快回家。  

在平地排好队伍后,曾陶登上高台,面向降兵们,朗声道:“兄弟们,皇帝陛下开恩,放你们回家了!你们可以回家团聚了!”  

顿时,现场欢呼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