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秦五百年 > 第161章 自告奋勇

第161章 自告奋勇(2/6)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赘婿   小阁老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重生之文豪巨星   剑毒梅香  

援,该怎么打曹参自主决定。”  

戚姬道:“陛下年事已高,得保重身子,不可太心烦。太医就快到了,再给陛下把把脉。”  

小片刻后,门外内侍道:“陛下,公孙太医到。”  

太医进入,他名叫公孙光,年纪跟刘邦相若,齐国人,医术精湛,被刘邦任命为太医令。  

“臣拜见陛下!拜见戚夫人!”  

公孙光恭敬行礼。  

戚姬道:“公孙太医,给陛下把把脉,好好检查陛下身子。”  

公孙光坐在刘邦旁边,伸手给刘邦把脉,又再问及一些情况。  

在三年前,刘邦任命公孙光为太医令。  

自从得到了戚姬后,刘邦获得前所未有的快乐,让公孙光给出方法,如何才能长寿。  

公孙光给出的建议,是要清心寡欲,少烦恼,少近女色,要适当活动身子,注意饮食,他又开了一些调理身子的药。  

自从那以后,除了戚姬外,刘邦不再近其她女儿,除了暴秦外,没有什么事能再让他烦恼。  

把脉后,公孙光道:“陛下身子尚可,听闻秦国攻韩,陛下可为此事烦恼?”  

戚姬道:“能让陛下烦恼的,也就只有这事了。”  

公孙光道:“陛下,一切事情,尽力即可,结果如何,顺其自然。只要陛下能按臣建议,注意身子,定能长寿。”  

刘邦问道:“朕能不能像廉颇那样,活到七十余岁?”  

公孙光道:“陛下,臣不敢断言。”  

待公孙光离开后,刘邦愤愤道:“就是暴秦、就是嬴子婴,让朕心烦。”  

戚姬关心道:“陛下勿须为此过于心烦,已让曹参将军率军救援,陛下心烦也于事无补。像太医所说,陛下尽力即可,结果如何,顺其自然。”  

“呜哇…呜哇…”  

刘如意哭起来。  

刘邦抱着儿子,暂时忘却烦恼,他宠爱戚姬,爱屋及乌,特别喜欢这个儿子。  

宫门外,有个年轻男子在此等待着,他是公孙光刚收的徒弟,名叫淳于意。  

师父出来后,淳于意低声问道:“师父,陛下情况如何?”  

公孙光低声答道:“陛下身子尚好,若没有暴秦一事让他烦恼,还能过得更好。”  

淳于意道:“萧丞相为国事操劳,身子骨应当没陛下好。”  

公孙光道:“未必,萧丞相虽然操劳,但他乐于去做这些事,能打理好齐国,让他快乐。他按照为师建议,他辅佐陛下,尽力即可,顺其自然。萧丞相身子调理得不错,只是跟陛下一样,同样因暴秦而心烦。”  

从韩国西边到咸阳,道路顺畅,前方战报能很快传递回咸阳。  

二月上旬,朝会。  

这里不仅有原本的三公九卿,训导部的曾陶也参加朝会。  

在刚开始时,曾陶秩俸五百石,后来让降兵归服,立下功绩,秩俸升为六百石。  

首先,由邹离宣读战报。  

“攻韩首战,杀敌13519人,俘获敌兵14660人,杀敌将白崇,我军战死1895人;收复陕县之战,杀敌3511人,俘获敌兵5426人,我军战死928人。”  

“目前,我军即将拿下渑池。”  

宣读完毕后,子婴道:“我军进攻顺利,灭韩指日可待。”  

每收复一个县,都要迅速任命县令,对该县有效管治。  

陈平道:“陕县原县令鲍良,主动归顺。臣认为,可暂时让他继续任陕县县令,安定民心,若把陕县治理得好,再行任用。”  

子婴点头同意了。  

曾陶出列道:“陛下,臣愿带训导部官吏,到收复地开展工作,尽快教化百姓。”  

子婴点头道:“没错。始皇帝灭六国,一统天下,但六国人心未服。以后大秦军队收复之地,由训导部教化百姓,让各地百姓归服于大秦。”  

曾陶再道:“陛下,目前已有两万降兵,可让训导部教化降兵,让降兵归服。”  

陈平出列道:“暂时勿须教化降兵。等秦军灭韩,收复三川郡、颍川郡,把降兵放回家后,自然是大秦子民。除非是来援的楚军、齐军、赵军,被俘后才需要教化。”  

曾陶一听,的确是这样,向陈平道:“丞相言之有理,是下官所虑不周。”  

钟平迟疑了一会,出列道:“陛下,始皇帝一统天下,却无法让人心统一,臣认为主要有两点。第一,是采用郡县制,若采用分封制,各封王镇守各处,不会短时间内让天下造反;第二,是大秦过于依赖法家,管治天下过于重用秦律,臣认为,诸子百家,皆有可取之处。”  

上次书房密议,皇帝说不会再有分封制,他忍住没有说出来。  

子婴认同钟平所说的第二条,不认同第一条。  

作为皇帝,要允许臣子说出不同意见,让臣子们充分发言、充分讨论,到后面时,皇帝才表态。  

邹离道:“陛下,臣赞同有限度的分封制。何为有限度?仍然是车同文、书同轨、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在各封王的封地内仍然如此。”  

于真出列道:“陛下,事实已证明,采用郡县制,无法让大秦长治久安。左丞相所说第二点,臣反对,人性本恶,必须用严刑峻法管治百姓。”  

咸阳令韩生道:“陛下,臣认为郡县制可行,重用法家没问题。问题出在始皇帝后期和二世皇帝时,徭役过重,百姓不堪重负。大秦一统天下后,只要能轻徭薄赋,让百姓安心耕种,天下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