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明疯王 > 417 铁轮车和铁路

417 铁轮车和铁路(1/2)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生活系男神   莽荒纪   日月永在  

数千年来,不知道多少中原王朝为了平定北方而组织大军北伐,明朝初期就组织了十余次北伐,每次都是十余万甚至几十万人马。  

但是,效果都不是很好,虽说每次大明北伐都势如破竹,打得蒙元诸部狼奔豕突,但是,最终还是没能彻底征服蒙元诸部。  

究其原因,主要就是因为北方的幅员太辽阔了,漠南漠北简直瀚如烟海,好像没有边际一般。  

蒙元诸部是打不过大明,但人家能跑啊,一旦形势不对,人家就远遁千里,你再追,人家再远遁千里,你奈何得了吗?  

这会儿交通可没后世发达,大军的粮草和辎重转运那是相当的麻烦,转运千里那最少也得个把月,几千里的距离,那就是几个月,而且人家熟悉地形,很有可能会半路截粮,越是深入就越是危险。  

所以,大明王朝最终也没能彻底征服蒙元诸部,甚至,明成祖都死在了北伐回来的路上。  

大明好不容易出了一位中兴之主,难道永盛帝也要步成祖的后尘吗?  

御书房中,众人之所以都满脸凝重之色,最主要的就是担心这个啊!  

中兴之主实在是太难得了,永盛帝如果步了成祖的后尘,大明会怎么样?  

后果简直不堪设想啊!  

问题,他们还不能阻止永盛帝北伐,因为北伐乃是为了天下安定,其本身不但不是什么昏聩之举,反而是英明之策,这种事怎么阻止。  

不能阻止北伐,那就只有阻止皇上亲自率军北伐了。  

众人沉默了一阵,孙传庭、马千乘、戚金等皆咬牙拱手道:“皇上,微臣愿率军北伐。”  

你们?  

开什么玩笑!  

朱器圾并不是看不起他们,主要他说的北伐跟以往都不一样,这些人都没经验。  

他无奈的摇头道:“不是朕不相信你们,此次北伐朕决定采用一个全新的办法,你们不懂的。”  

这话说的,还能有我们不懂的办法?  

众人闻言,皆是满脸惊奇之色。  

朱器圾见状,干脆问道:“你们知道历朝历代的北伐为什么都不能尽全功吗?”  

这个谁不知道。  

孙传庭代众人回答道:“主要因为战线太长,粮草辎重转运困难,所以,北伐只宜速决,不利持久作战,而草原上的部落也知道这个道理,所以,每当战局不利他们便远遁千里避战,我们没有办法,只能退兵。”  

的确,历史上强盛的中原王朝很多,干翻草原部落一点问题都没有,问题,人家不跟你打,你也没辙啊!  

朱器圾微微点了点头,随即略带得意道:“如果解决了粮草辎重转运的问题,那北伐就不是问题了,对吧?”  

这个自然,只要粮草辎重转运问题解决了,北伐简直不要太简单。  

现在永盛朝之强盛可谓前无古人,不说别的,就说那十六万精锐,建奴和蒙元诸部全加起来都干不过。  

问题是,这粮草辎重转运的问题怎么解决呢?  

众人闻言,皆是满脸不解之色。  

朱器圾又略带得意道:“轮船你们知道吧?”  

轮船在场的人自然都知道,不管是车轮舸轮船还是楼船巨舰他们都坐过。  

问题,这东西得有水路才能通行啊!  

北方可没多少水路可以通行轮船,至少漠南和漠北没有,要有的话也不会是戈壁滩和荒漠了。  

众人闻言,还是满脸不解之色。  

呃,大家都没见过火车,问来问去貌似有点浪费表情啊!  

朱器圾略带尴尬道:“朕的意思是造一种能陆上奔行的铁轮车,就如同轮船一般,无需人推也无需马拉,用蒸汽机推动就行了,速度也无需太快,一个时辰能行百里便成,这样一来,一天就是千余里,转运粮草不就变得简单至极了吗?”  

原来是这个意思!  

问题,铁轮车怎么在路上跑呢?  

宋应星忍不住问道:“皇上,蒸汽机和锅炉加起来本就重达千斤以上,如果再加上粮草辎重,万斤那都算是轻的了,底下再装上铁轮,石板路都扛不住吧?”  

朱器圾毫不犹豫的点头道:“对,一般路面肯定是扛不住铁轮车的,所以,我们需得以铁轨为支撑,铺设铁路才行。”  

铁路?  

这年头还真没人能想的到。  

孙传庭、马千乘、戚金等皆是满脸吃惊之色。  

毕懋康、王徵、宋应星等人却是满脸激动,兴致盎然。  

这时候众人总算是明白为什么永盛帝要把毕懋康、王徵和宋应星等人叫过来商议北伐之事了,原来是要造铁轮车,这东西孙传庭、马千乘和戚金等人自然是造不出来的。  

至此,朱器圾算是把自己的意图给说明白了。  

紧接着,他便分配任务道:“伯雅,你亲自去辽东,挑选一批忠诚的蒙人出来,交给宁囯丈。”  

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就算有火车转运粮草辎重也得知道蒙元部落的具体位置才行,要不然在上万里方圆内去搜寻,那就跟大海捞针没什么区别了。  

他的意思就是要孙传庭去挑选密卫,交给宁丑旦来操练,然后派去漠南和漠北探查敌情。  

至于蒙人密卫的忠诚度,这个倒是无需担心,其实,自大明建国以来就有很多蒙人归顺,其中最有名的就是三千营,全是英勇善战的蒙人骑兵,还有崇祯朝有名的抗金将领满桂,那也是归顺的蒙人。  

紧接着,他又对毕懋康等人道:“孟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