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明疯王 > 217 崇祯到底有多疯狂

217 崇祯到底有多疯狂(1/2)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大王饶命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生活系男神   莽荒纪  

明朝的皇帝,行事疯狂的很多,崇祯大抵是最疯狂的一个。  

人家发疯好歹还有点迹象可循,他发起疯来却让人无法理解。  

比如,在对待袁崇焕的问题上。  

袁崇焕的是非功过后人评说了几百年也没争出个结果来,不过,这个是非功过其实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他为什么要将袁崇焕凌迟处死。  

古语有云,临阵换将,兵家大忌,他倒好,临阵把个统帅千刀万剐,凌迟处死!  

他这么做,谁还敢替他卖命?  

两军交战本来就尔虞我诈,敌人用什么计谋都有可能。  

皇太极绕道千里从蓟州镇突入关内,这个只是个小计谋而已。  

领兵打仗,哪有不用计谋的。  

人家皇太极知道袁崇焕镇守的关宁锦防线不可能攻破,转而从蓟州镇偷袭,这本就很正常,人家跑关宁锦防线去跟袁崇焕死磕才叫不正常呢。  

这么正常个小计谋,袁崇焕也很快做出反应,率关宁军追着皇太极一路追到京城,与之鏖战竟日,将其赶跑,解了京城之围。  

这就是打仗,敌方统帅耍个小计谋,我方统帅做出应对,你来我往,有时候可能会吃点亏。  

袁崇焕也不是没让建奴吃过亏,宁远大捷,努尔哈赤就吃了个大亏,宁锦大捷,皇太极又吃了个大亏。  

双方大战,你来我往,吃点亏本来就很正常,但是,吃点亏就将主帅凌迟处死,就不正常了。  

没这么搞的!  

你这么搞,谁还敢去当主帅!  

打仗的时候谁能左右敌人的想法,袁崇焕能让皇太极不偷袭蓟州镇吗?  

袁崇焕的事也就罢了,毕竟后人争了几百年也没争清楚,那,就当他有罪吧!  

问题,后面接替袁崇焕出任主帅的孙承宗可没罪。  

他率各路勤王大军收复了京城到山海关一线所有城池将建奴彻底赶出关内之后,崇祯竟然又听信谗言,将其罢免了!  

这就离谱了。  

吃点亏就凌迟处死,打赢了也要罢免,崇祯到底想要一个什么样的统帅呢?  

或者说,崇祯到底喜欢什么样的官员呢?  

能征善战的,他好像都不喜欢!  

袁崇焕、孙承宗他不喜欢。  

卢象升、孙传庭他也不喜欢。  

他喜欢的人很奇特。  

比如温体仁、薛国观、张至发、周延儒,这四个就是他精挑细选出来的内阁首辅,崇祯四年到崇祯十七年,总共十三年,温体仁一个人当了七八年的内阁首辅,薛国观、张至发、周延儒这三个每人当了两三年。  

也就是说,崇祯四年到崇祯十七年大明朝堂基本就被这四个人把持着。  

至于他们的能力......  

或许他们最大的本事就是溜须拍马,糊弄崇祯吧。  

还有就是杨嗣昌和洪承畴,对于这两个人,他也是迷之信任。  

杨嗣昌负责安内,这家伙集结大明数十万大军围剿反贼,耗费了不知多少粮饷,轰轰烈烈的剿了三年,结果,反贼李自成和张献忠都没被剿灭,他自己死了。  

洪承畴负责攘外,崇祯将大明所有能调集的人马交付于他,让他去跟皇太极决战,结果他犯了个低级到离谱的错误,粮道被人断了,明军主力根本就没跟人打上一仗便土崩瓦解,最后,他自己还被俘降清!  

这些人......  

怎么说呢?  

只能说,崇祯发起疯来,着实有点让人看不懂。  

他为什么要重用这些人,当时真没人能想明白,只能说,他真的疯了!  

不过,后世一些老板与崇祯倒是有点像。  

很多一意孤行,最终导致自己公司倒闭的老板都跟崇祯一样的疯。  

他们不喜欢那些埋头苦干的员工,更不喜欢那些能力出众的管理人员,他们就喜欢那些溜须拍马的,哄他们开心的。  

如果有人问他们,你为什么要这么搞,这么搞你的公司会垮的。  

他们肯定会回答,我自己的公司,哪怕亏死,哪怕倒闭,我愿意,怎么了?  

结果,公司倒闭了,他们又会抱怨,都是你们这些人害的!  

崇祯大抵就是如此,朕自己的大明,就要这么搞,哪怕亡国,我愿意,怎么了?  

结果,到了真正亡国的时候,他又抱怨,朕自登基十七年,虽薄德匪躬,上干天怒,然皆诸臣误朕,致逆贼直逼京师。  

一句“皆诸臣误朕”,说的好像很有道理,问题,“诸臣”是谁提拔的,是谁重用的?  

温体仁、薛国观、张至发、周延儒、杨嗣昌、洪承畴不都是他提拔重用的!  

大明又不是没能臣干吏,他不用,怪谁?  

比如,这会儿,孙承宗就不说了,已经被他给开了。  

这五省总督朱燮元就是妥妥一个能臣干吏啊!  

安奢之乱闹得多厉害的,原四川巡抚徐可求、原贵州巡抚王三善、原五省总督蔡复一都折人家手里了,他却将其平定了。  

这还不叫能臣干吏,什么才叫能臣干吏?  

问题,崇祯就是不用,或者说,不调回朝廷委以重任。  

这种反智的行为,到底为哪般呢?  

其实,他并不是反智,主要他没人家聪明。  

五省总督朱燮元之所以被晾在西南不受重用,最后憋屈的死在任上,主要是因为浙党不想他回朝夺权。  

这个时候,浙党在朝堂之上可是如日中天,内阁首辅温体仁,兵部尚书闵梦得,吏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