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明:我,朱棣,开局扬言夺嫡! > 第四百六十八章朱棣教子

第四百六十八章朱棣教子(4/5)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赘婿   小阁老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重生之文豪巨星   剑毒梅香  

是农民。  

随着乡土村社全面建成。  

百姓虽然还没富裕。  

可吃饭问题已经解决了。  

大哥通过锦衣卫,从他治下经济研究司搞到了不少研究成果。  

别的不敢说。  

大哥肯定已经知道,地方保护主义的巨大隐患。  

也知道解决办法了。  

将来大哥登基,即便不搞雇工身股制。  

也肯定要打掉地方保护主义。  

如此,城池内百姓吃口饭,就不是问题。  

百姓只要有口饭吃,绝不会起来造反。  

“所以,这场学运就变成了一场局限于精英阶层、文化阶层的内部矛盾冲突…”  

雄英抿了抿唇。  

他已经明白了。  

四叔把所有一切,都给他考虑好了。  

应方希直请求发起这场学运。  

除了要帮他涤荡冲击现在顽固坚固的陈腐之气。  

还要帮他通过学运,培养一批革新人才。  

朱棣看雄英的神色,就知道雄英明白他的目的了。  

不错。  

方希直甘愿为棋子。  

而学运中的读书人,也是一群棋子。  

“这场爆发在未来的学运,精英阶层、文化阶层的内部斗争冲突,极有可能十分血腥,在这个过程中,有的青年读书人会退缩,有的意志不够坚定,会三尖两刃,还有人,野心勃勃,也有一批人,意志坚定,而你,就要从中观察,筛选出,那部分,意志最为坚定的,予以观察,低调扶持。”  

改变一个民族。  

怎么可能不流血呢。  

天下没有这种好事。  

社会的进步,本身就是一次次革命、改革,反反复复,螺旋推进的。  

把学运限定在精英阶层、文化阶层,就是为改革做准备。  

涤荡风气,对保守腐朽进行一次凶猛打击。  

然后在学运这场考验人性的运动中,发现坚定的革新分子,将来用这批人,完成改革。  

这样流血反而最小。  

“当然,你如果做不到冷眼旁观,最多,最多只能表现出对学运的同情,对于一些,学运中,在中原待不下去的青年读书人,你可以暗中施以援手,笼络人心,四叔和方希直已经商量好了,到时候,四叔会庇护这群在中原待不下去的学运读书人。”  

“四叔…”  

雄英眼睛微红,哽咽声响起。  

他很清楚,一旦四叔庇护这群在中原要被杀的学运读书人,会给自身引来什么麻烦。  

四叔一定会承受,来自整个大明的压力!  

甚至,可能是一场烈度很大的战争!  

皇祖父也已经全都看明白了,所以才让他送四叔。  

朱棣揉了揉雄英脑袋,笑着向后,靠在座位柔软的靠背上,目光凝视着窗外黑漆漆的夜色,自言自语道:“不用为四叔操心,就以现在的时局发展,你认为,未来大明和四叔之间,没有冲突?既然有冲突,索性就猛烈一点也无妨。”  

“你永远要记住一点,任何的革新没有不流血的,让你最多只能同情,不是让你自私自利,而是,大明没有你去引导这场革新,没有人能完成,惜身,是因为你有更重要的使命去完成,咱们华夏文明,数千年发展到现在,已经进入了一个怪圈子,极端的礼教约束,其实就是一种极左极右,这是文化发展遇到桎梏产生的。”  

“程朱这些人,想要在前辈先哲的基础上突破,他们的本意是好的,但咱们这个文明高度,想要有突破,真的太难太难了,所以就要么极左要么极右。”  

后来王阳明的心学,其实也是如此。  

不可否认。  

王阳明的心学思想,的确是思想哲学方面,集大成的突破。  

但心学同样适用范围太狭窄了。  

不是一种普世哲学。  

“四叔也没有那么大的能耐,能把咱们得文化文明进行一次突破性发展,燕藩的新文化,其实说白了,遵循的不过还是中庸罢了,不偏激,走中间路线,把以前的极端现象,进行矫正,带回中间这条路。”  

燕藩说到底,本身只是制度和经济。  

文化、文明方面,只是采取中间路线罢了。  

不搞那种过分的极端。  

“中间这条路,有个好处,就是人的思维得到极大解放、社会得到极大活跃,这种氛围中,有利于真正能推高文华、文明高度的思想学说,在活跃的民间氛围演变中诞生。”  

西方文艺复兴,数百年间,诞生各类的思想学说,不就是在这种极大活跃氛围中诞生的吗?  

“咱们叔侄,只要创造出一个极为活跃的社会氛围,就等于黎明前,从地平线冒出的那第一缕阳光,这也是咱们华夏文明,迈向更高台阶的一缕曙光,我们叔侄完成这件事,就尽到我们的责任了。”  

“在这样一个波澜壮阔的时代中,怎么可能没有流血、没有牺牲,你既不要内疚,也不需要妇人之仁,大踏步往前走就行了。”  

现在的流血、牺牲再大。  

难道能有数百年后,那黑暗的百年屈辱史多?  

华夏文明发展到现在。  

不是儒家的错。  

也不是任何单一一个人的错。  

是文明高度太高。  

太难突破。  

无数人在追寻突破的过程中,发生了类似女人裹小脚这种选择性错误。  

难以突破,就极易在不断摸索中走极端。  

别的他不敢说。  

只要他们叔侄,把这率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