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大苍守夜人 > 第867章 毕玄机带来的大隅消息

第867章 毕玄机带来的大隅消息(1/4)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大王饶命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生活系男神   莽荒纪  

曲州最先扇动蝴蝶的翅膀,地租从六成、五成一路急滑,到了两成,甚至是丧心病狂的一成!  

种地的人开始有了活路,失地的人也有了活路,唯一的受损人,大概就是那些大地主,但是,时代大势面前,昔日纵横乡里,一手遮天的地主,已经化身滚滚洪流之中、历史车轮之前的矢车菊…  

这些大地主自然不甘心束手待毙,他们联合起来上知州府,找知州哭诉。  

林佳良耐心地接待他们,脸带笑容倾听他们的呼声,等众人说完,林知州问了他们一个问题…  

农民强种你们的地,本州可以办他们,但农民不种你们的地,请问犯了何法?  

众位地主面面相觑,答不上来。  

地主群中一个读书模样的人站出来言:自古以来,以农为基,奸商乱政,如今大苍,商道横行,国将不国…  

洋洋洒洒一大篇,其中夹圣言无数…  

林佳良等他说完,轻描淡写回答了一句:先生口口声声言商道乱政,商道十恶不赦,然而先生身上所着之衣,乃是商道之产物,先生家中所用之器,亦是商道产物,来人!脱下此人身上所有商道产物,以全他道之纯粹!  

众衙役一涌而上,将这个文人扒得精光。  

从此,曲州再增一笑谈,林佳良因此举而获得一个奇葩的称号:扒衣知州!  

林苏听到这则趣闻,笑得差点将茶杯给摔了,二哥也变了…  

曲州坚定执行朝堂三大国策,税制、民生、法制样样走在全国前列,坚定改革派林佳良,一改先前遇事先问圣道的为官之道,骨子里的将门血脉激发,也有了一定程度的离经判道,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曲州因他之铁腕,条条线顺利推进,他这个封疆大吏上有皇帝撑腰,后有文王撑腰,行事不要太方便。  

曲州的成功,带动了全国四十州,官场风气大变,民间更是一天一个样,整个大苍,朝着作梦都想不到的美妙愿景步步前行…  

十月过去了,金秋的阳光在海宁长江边一天天变冷。  

冬月过去了,又一头扎进了腊月。  

腊月初,午后的太阳光下,林苏躺在躺椅上,崔莺靠在他身边做刺绣,柳杏儿在厨房里忙碌着,是的,西院已经有了小厨房,柳杏儿这个昔日的姨太太,朝着厨娘的路步步前行,已经很有了些梅娘的风采。  

小夭进来了,一进来就蹦到了林苏面前:“公子公子你怎么又躺下了啊,昨天说好了的,今天去城南,城南那边烧烤店开业…”  

“我的天啊,整整四年时间,你之初心怎么就硬是不改呢?今天坚决不去吃烧烤,莺儿,告诉她为什么不能!”林苏道。  

崔莺一把扯过小夭:“小夭你傻啊,公子是王爷,人家一家小小烧烤店开业,你让公子去,那是王爷祝贺小店开业,那家小店以后尾巴还不翘上天了啊?”  

小夭抓脑袋:“是不是这个理由啊?”  

林苏摇头叹息:“莺儿啊,看问题得看本质,这个理由真不是理由,真正的理由是…你瞧瞧小夭现在长得象个啥?水桶没这么圆,锅盖没这么大,还能吃吗?我个人觉得她最好的去处不是小吃店,而是拉进柴房饿三天三夜…”  

崔莺笑崩了,柳杏儿笑了,连阁楼的秋水画屏都笑了,小夭不干了:“我哪有那么胖了?我才九十九斤!”  

崔莺笑道:“这个原因我是知道的,你把那台称弄坏了,最多也就只能称99斤,你就算一百八,显示的也是99!”  

林苏目瞪口呆:“不会吧?小夭,你这是自带奸商特质、自学成才啊,还能玩这手?”  

一时之间,西院笑成一团…  

就在此时,门口传来一个声音:“怎么这么热闹?提前过年么?”  

林苏一弹而起…  

崔莺也猛地弹起…  

西院门口,两个人并肩而来…  

左边暗夜,右边绿衣!  

“暗夜姐姐,绿衣姐姐…”崔莺冲了过去,兴奋地抱了抱暗夜,然后抱住绿衣:“我还以为你不回来了呢…”  

暗夜代绿衣作了回答:“绿衣说的,出嫁的女儿,在娘家过年不好,所以呢,还是回相公身边过年才是正理…”  

绿衣不干了:“我没说!”  

西院闹成一团,围绕着出嫁的女儿是不是应该在婆家过年,也围绕着失了身算不算出嫁,反正闹腾得很。  

午后的暖阁,众女齐聚,暗夜、绿衣、陈姐也从江滩返回,再加上崔莺,秋水画屏没有下阁,她还是挑不破这层窗户纸,但是,暖阁里的动静,她当然清清楚楚…  

绿衣很开心,偎在林苏身边汇报情况…  

晋地真正复苏了,玻璃厂已经车水马龙,成为晋地复苏的龙头,她这次从晋地回来,带了些东西,有玻璃,有明镜…  

明镜主要是送给夫人和府中姐妹的,玻璃则有一个明确的用途。  

咱们义水北滩那边的别墅,到了冬天风大,有了这几船玻璃,咱们的别墅可以用玻璃做窗户,外面雪花飘飞,室内明亮温暖,那可是相公描绘的人间仙境…  

这批玻璃制品随她们南下,已经到了义水北川,邓伯正在安排人安装,只需要几日,咱们就可以看到这幅奇景…  

她们带回的镜子,是最新制作的,黄铜边框、黄木边框、紫木边框…面面精美到了极致。  

夫人的镜子共有四面,一面一人高的穿衣镜,白银边框,一面半人高的墙镜,乌木边框,两面梳妆小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