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大苍守夜人 > 第440章 船上的神秘人

第440章 船上的神秘人(2/3)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生活系男神   莽荒纪   日月永在  


看着大江有点百无聊赖。  

隔壁母女相逢,自己就有点尴尬了,封建社会嘛,女儿家的规矩多,可自己没经过人家母亲的同意,就将崔莺这个那个了,虽然他有九成把握这个老妈妈不会拿刀砍他,但他的脸皮也得有那么厚实,才坐得住啊。  

所以呢,他一个人开了间房,躲在隔壁避避锋芒…  

房间里阴影一闪,小魔女出现,一出现就传来了魔性的笑声…  

“林大公子,恭喜恭喜,你可能很快就要做爹了。”  

啥?林苏好吃惊…  

周魅笑道:“知道隔壁的崔大娘怎么教女吗?她告诉女儿,若想得你长久的宠爱,最好给你赶紧生个儿子,这就叫母以子贵,实话实说,这挺不容易的,一般做娘的知道自家闺女被人祸害了,杀人的心都有,哪有她这么纵容的…”  

林苏抚额…  

周魅凑了过来:“你打算现在就将崔家小姐拉过来,按照老人家的安排行事吗?”  

想看二十四桥明月夜的《大苍守夜人》吗请记住[米。读小说]的域名[()]⒈来米。读小说。看。完整章节  

林苏狠狠地瞪她一眼:“姑娘家家的,你谈起这种事来眉飞色舞的,你真的好意思?还有没有点正事了?”  

周魅神秘地一笑:“要正事,还真有一件!”  

“什么?”  

“你可以看一看左首第三间房里的客人,这个人不简单。”  

林苏起身,走向房门。  

拉开房门的一瞬间,他身后的周魅宛若人间蒸发。  

夕阳西下,三层甲板之上,人还不少。  

有男有女有老有少,有商有士。  

几个读书人站在船舷,面对夕阳下的江水在吟诗…  

“十里青山伴云走,一江碧水向南流…”  

“好诗好诗,愚兄来续上两句如何?…愿得千金酬旧友,半壶清酒到中州。”  

“好好好…来,谁身上有金纸?记录下来看看是否有圣光…”  

一群学子在那里闹哄哄的,分外张扬,分外有激情,几名船上的侍女也兴奋地朝拢凑,充分体现对于文道的热衷。  

旁边几间房子里,也是个个都望向这边。  

林苏的目光移向左首第三间房子,这间房子很安静,一个老人笔直地站在靠江的阳台之上,拄着一根大拐杖。  

这根拐杖上有金色的花纹,显然是纯金属打造。  

老人身上的衣服很普通,但他的脸色却异常,隐隐透出银色的光泽,更离奇的是,他的头发,他的头发赤红色,并不是染红的。  

红发银面,什么人种?  

难道这个世界,也有不一样的人种不成?  

耳边传来一线声音:“知道他是谁吗?”  

林苏的手轻轻掠过耳畔,左右看一眼,是摇头…  

“此人乃是药王山的八长老张静官,对药物的痴迷是出了名的,从小就以毒物为食,导致皮肤、头发、肌肉全都异变,他的修为乃是道果,但他真正恐怖的地方并不是修为,而是其他两样,肉身和毒术。”  

药王山的人!  

林苏心头微微一跳…  

感应力放大…  

这条船上,有药物气息的人,不止他一人,还有五人,两个中年男人,三个年轻男人,药王山的人,是要去哪里?  

这条船的起点是东州离火城,药王山就在离火城外三十里,沿途经过赤阳城,京城,楚州、曲州、中州…  

莫非药王山的人是到京城?  

如果是到京城,是否跟暗香脱钩有关?需要知道,以前的暗香,跟药王山紧密相关,连控制九大堂主所用的利器,都是药王山的杀手锏,所以,暗香跟药王山必然有着极深的利益关联,现在暗香跟“香妃”脱了钩,自然也跟药王山脱了钩,药王山岂肯罢休?  

这件事情不是小事。  

林苏回到了房间,一个漂亮侍女进来了,给他端了晚餐,而且撩啊撩的示意林苏除了吃饭之外,还可以顺便吃了她,就在此时,房门敲响了,房门一打开,崔莺就出现在门口:“相公!()(o”  

只需要两个字,侍女的春秋大梦就整成了黄花菜,鞠躬,飞跑,让位。  

房门关上了,崔莺纵身而起…  

一番不正的事儿后,林苏跟她谈正事:“莺儿,你兄长已有秀才文位,想不想明年参加会试?()(o”  

崔莺心头勐地一跳…  

“要不要我给他补补?())”  

崔莺勐地直起了腰:“相公,真的吗?()来米读小?说?看?完整章节(s))”  

“自然是真的!”  

“为什么?”  

“因为他是个不错的文人。”  

崔莺又是开心又是好奇:“你都没跟他说几句话,你怎么知道他是什么样的人?”  

林苏道:“他在生活困苦的时候,能够放下文人的架子,转行当樵夫,这一放下,就将九成文人踩到脚底下去了,而在遇到恶徒的时候,他还能拿起柴刀,这一拿起,又将九成人踩下去了,单凭这两样,他就胜过了九成九的人!”  

崔莺满脸通红:“真想不到相公对兄长评价这么高,我现在就去告诉他,他一定开心得跳…”  

次日,崔言舟终于见到了林苏,两人骨子里其实都是有三分洒脱,七分血性的人,到了一块儿一见如故。  

林苏将那二十篇策论现场交给了崔言舟。  

崔言舟一看就激动得满脸通红。  

而林苏,拿起笔墨就开始写圣言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