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大苍守夜人 > 第383章 真假词宗

第383章 真假词宗(2/3)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日月永在   生活系男神   剑毒梅香  

笛,好不好?乖,别闹…”  

李归涵心中气儿顺了,开心了,充满期待了…  

南阳古国白芨原,原来不过是个隐士隐居地,但从某一个时点,就变了,变成了文道圣地,为啥呢?  

因为“词”这条金光大道,是在这里开启的。  

在此隐居十年的南楚居士,也一步踏向他的人生巅峰:一代词宗!  

词宗所在地、词的开创地,这是何等的荣耀?  

昔日无人问津的百里荒原,一夜之间驰名天下,成为全天下文人争相造访的文道圣地。  

白芨原上,每一天都在发生巨变。  

昔日的小县城改名了,叫词都,词都之中,所有的酒楼全都改名了,什么“老三酒楼”、“老陈酒楼”、“三大碗”这些没什么文道底蕴的招牌不要用了,取些文雅的名字,也好配得上文道圣地。于是,酒楼的名字一夜之间就全变了,每个名字都有出处,都有故事。  

比如说,青杏楼、残红院就出自“花退残红青杏小”,燕子叽,绿水山庄,出自“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甚至还有一堆传说,印证着词宗老人家这首词道开山之作,就是在这里寻得的,每一个字都是…  

你如果不信,不妨去问问“天涯”学府的院长,院长老人家有个义女,就是词宗笔下的“芳草”姑娘,这就是“天涯何处无芳草”的真正出处…  

天下文士前来,听着这些故事,个个热血沸腾,踏着词宗走过的脚步,走街串巷,体悟人生,追求文道,寻求灵感…  

词都之中,到处都是弄笔人。  

词都之外,小山村里都住着无数的读书人。有的是粘点文气,苦读书的,有的是寻求指点的,下一届科考就在明年,可是说来就来的。  

当然,除了这些倚在词宗脚下读书的正规读书人之外,还有无数的交流者。  

交流者可就更加的非同一般了,其中有早已通过殿试的正规大儒,也有文心极致大儒,甚至还有已破文路的高人。  

这些人,走到哪里都是天下侧目,但在词宗所在地,却是不敢放肆。  

他们敬的是一代词宗,敬的也是圣道!  

所以,街道上行走的、田地里种田的、山上砍柴的,没有人敢轻视,因为没有人知道他们是真正的农人,还是过来寻求灵感与交流的文坛大伽…  

林苏和李归涵到了词都。  

怎么去拜见词宗呢?  

李归涵给出了回答:咱们不能直接乘坐道玺到他隐居的“柳绵坡”,需要步行穿过青云路…  

为啥?林苏斜眼视她。  

李归涵横他一眼,你好歹也是文人,这是体现对他的尊重!一代词宗,开辟文道高峰,任何一个文道中人,都该表示尊重!  

林苏瞪着她:“那你干嘛不尊重尊重我?我开辟大道,对文道也有很大贡献。”  

“少在那里显摆!”李归涵甩他一顿:“能跟词道相提并论吗?词入了科考,成为跟诗并肩的两大高峰,能入科考吗?”  

林苏满肚皮的不服气,但又没办法去争。  

单以文道贡献而言,肯定不在词之下,但入不了科考却也是事实。  

以科考来说事,他无话可说,他毕竟也是科考这种机制下的“既得利益者”——拿到了状元郎,混了个五品官,总不能端着科考的碗,反手砸了科考的锅…  

于是,两人就下了道玺,踏上了去柳绵坡的路。  

这条路,青石为基,两边都是柳树,垂柳荫荫,在春风中轻轻摇摆,几个文人手捧书卷在春风中吟诗,一切都是那么美好。  

前面是一座亭,亭名:问贤亭。  

亭中有两名文士,在那里下棋。  

“两位兄台,因何至此?”一名文人左手挟着一颗白子,偏头而问。  

“拜访南楚居士。”林苏回答。  

“四皇子殿下刚刚入内,师尊恐怕一时半会无暇接见贵客,贵客不妨先入词都住下,明日再来。”  

林苏道:“你还是通报一下吧,就说海宁林苏前来拜访,见与不见悉听尊便。”  

文士淡淡一笑,目光移向下面的棋盘,白子落下…  

对面的那个文人下了一步黑子…  

两人悠闲地下棋,头都不抬,显然已经将林苏和李归涵全都无视…  

柳绵坡内,一间草房,草房之内,四皇子楚风恭恭敬敬地坐在下首,上首是一个须发略带花白的老人,正是南楚居士。  

南楚居士身边,一个美女手持茶壶,给面前的两人倒茶。  

她妙目流盼,杏眼之中媚态横生,身段之娇柔也是让人遐想,她,是青丘狐族的三公主。  

“殿下此次青莲论道,收得青莲几何?”南楚居士声音舒缓轻柔。  

“禀恩师,弟子收得青莲107朵!”  

南楚居士微微一震:“以一人之力,斩获青莲过百!”  

三公主眼睛也猛然大亮,盯着楚风,似乎发现了一座全新的宝藏。  

以一人之力,青莲过百,而且还是个年轻皇子,风度翩翩,这样的人,狐族的最爱啊。  

“都是恩师教诲有方,弟子岂敢居功?”楚风轻轻一笑。  

南楚居士目光抬起,还是颇有几分激动:“殿下何必过谦,除上三国之外,六国十三州,以一国之力,想青莲过百都非易事,殿下以一人之力压一国,真是让人难以想象!殿下经此一战,名扬天下,将执年轻一代之牛耳也…”  

他说了一大篇,颇有激动,根本没注意到,旁边的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