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4章 周秘书上线(1/2)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赘婿   小阁老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重生之文豪巨星   剑毒梅香  

廖母信也不意外,人在没有了办法的时候,就会将希望寄托在那些玄之又玄的东西上。  

自古就有行善积德的说法,廖母都不知道去拜过多少次。  

可是都没能抱上孙子!  

最重要的是,儿子不是只有李秀娴一个媳妇。  

廖母知道儿子和村里一个年轻的寡妇暗中来往好几年了,也是没消息。  

现在在镇上也有一个女的跟了他半年多了,肚子也是一点动静都没有!  

最近儿子三天两头借口去市里卖猪,顺便过夜,她估计市里也认识了一个。  

这么多女人,只有李秀娴生了个丫头片子,那丫头片子也是瘦巴巴的。  

廖母知道儿子是从李秀娴身上得到了启发,开始广撒网,看看能不能生下儿子。  

这个廖母是的,反正儿子能赚钱,又不是养不起,多几个老婆有什么关系,能生下孙子就行!  

谁能生下孙子,谁才是她认准的儿媳妇!  

问题是这么多个老婆都没有人能怀上,要不拿点钱出来修路试一试?  

廖母越想越觉得可行,决定回去和廖瑞祥商量。  

本来村民对他们养殖场有意见,要他们搬走,廖瑞祥就想到修一小段路堵住村民的嘴。毕竟养殖场去年才扩大了,要是搬走比修路投入更大。  

廖母舍不得花钱修路,才想找江夏的爷爷多出点钱帮他们修。  

现在为了孙子,不用别人帮了!  

廖母匆匆走了。  

尽快修,尽快抱孙!  

廖大姐见此忧心忡忡,这都信?她妈是想抱孙想疯了?  

外孙不也是孙吗?  

今天是村里的大日子,学校的奠基仪式结束后,周兵强组织了村民在周氏祠堂摆了十桌流水席,请全村和领导们吃饭。  

周母本来以为这样一来,除了自家亲戚就没啥村民来二儿子新房子这边吃席了。  

没想到村民们家家户户自觉的每家分成两拨人,一半去祠堂吃席,一半来了周承森家。  

江父和麦老也选择去周承森家吃席。  

那是女儿(孙女)的二伯家,他们怎么可能不给面子?  

江父和麦老在祠堂里待了一会儿,向村民说了一番话,让其他领导和村民在祠堂吃,然后就一起去周承森家了。  

记者在祠堂拍完照后,也被周父盛情邀请到了家里。  

周父指着两栋房子道:“这是我二儿子的房子,这是我小儿子的房子。咱们只是小渔民,以前穷得只能吃鱼。”  

记者:“…”  

想当他年树皮都吃过那算什么?  

“自从前几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吹起来,咱们的日子是越过越火了!你看,这是我家老宅,小子儿和小儿媳两夫妻两人刚结婚就住在这里,那时候啥都没有,这破房子外面下大雨,里面下小雨,来一场台风还把屋顶都掀了,后来我小儿子和小儿媳下海打渔,日子就慢慢好起来了…我小儿媳是城里人…  

周父开始吹啦!  

周父吹得声情并茂!  

吹得绘声绘色!  

吹得扬眉吐气!  

“…盖了新房子后,我小儿媳就在老宅做了一个小作坊,收点村民的小鱼干,杂鱼干做点多味小鱼干卖!后来越做越大买了大船,…”  

太奶奶和东婶听了也附和:“我们家能盖上新房子就是跟着夏夏发的财,夏夏教我们开小卖部…”  

“我是在小夏的食品作坊打工的,我家老头杀猪时,不小心被猪踹了一脚,伤了脑袋,是小夏一家借钱给我们…”  

记者听得荡气回肠、激动人心!  

请了整个大队上百人到食品工厂做工?解决了上百个家庭的生计问题?  

隔壁这栋房子也是他儿媳妇教他们去学校开小卖部,带他们出海打渔,教他们养贻贝赚钱盖的?让邻居迅速奔小康?  

借钱给村民救人一命,还结对方一个工作,带对方养贻贝,…  

这不是先富起来,再带动其他人富起来的典范吗?  

这不是典型的带着老百姓发家致富,奔小康的先例吗?  

记者心情激动,接下来几天都不愁没有新闻稿了。  

“叔,我可以去你们家这老宅的小作坊和你儿媳妇的工厂参观吗?还有你们的深海网箱养鱼和贻贝养殖场,我都想去看看!”  

周父笑呵呵的道:“可以,当然可以!来,来来看看!最开始咱们的多味小鱼干就是从这老宅出去的。两个灶台一个烟窗…”  

周父推开老宅的院门热情的邀请记者进去参观,并且详细介绍。  

旺财不是要花钱请报社的人拍?  

花什么钱啊?  

看!找个记者过来,写一篇报道,免费的不就有了吗?  

花那么多冤枉钱干啥?  

参观完老宅后,周父又带记者去码头看家里的船。  

这一天周父决定全程招呼这个记者,省点费。  

最后周父还问了记者办公室电话,又留了家里电话给记者。  

他家以后肯定还有许多新闻的!  

还和记者约好了明天一起出海去看看深海网箱,去看看贻贝养殖场。  

后天去看看食品加工厂。  

然后大后天去制衣厂看看。  

年二十九那天来他们村里看拉大网和收贻贝!  

年三十那天来看他们将网箱里的鱼捞起来,卖去港岛。  

“周秘书”已经将江夏接下来几天的工作行程都安排得妥妥当当。  

记者也很满意,行程满满,年前接下来都不用担心没有新闻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