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葬元 > 第747、748节 该对付伪宋了!

第747、748节 该对付伪宋了!(3/4)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生活系男神   莽荒纪   日月永在  

火朝天。

这蹴鞠球场规定是十八唐丈长,十唐丈宽。比后世足球场小一些。

每进一个球,就引起观众的欢呼。尤其是实力很强的禁卫军队,一场赛下来进了七个球,打的韩韶的长江水师队大败亏输。长江水师队仅仅踢进了三个球。

越州队也很厉害,给对手交州队喂了八个球。而交州队只给越州队喂了三个球。

午时十刻,第一场淘汰晋级赛结束,十六支蹴鞠队晋级。其中,唐军蹴鞠队就占了十支。

未时八刻,十六晋八赛结束。晋级八强的球队,唐军五支,而各州球队只剩下三支,分别是越州队,海州队,益州队。

八晋四了!

休息了半个时辰后,第三轮淘汰赛开始,战况更加激烈。

此时天气已经比较热了,所有队员都是满头大汗,奔驰在蹴鞠场。就连裁判官,也一头油汗。

不时有裁判官吹着瓷哨(宋朝发明),来判罚犯规。

“海州队三号!故意撞人!”

“骑兵队七号!使绊子!”

“益州队五号!手球!”

李洛和崔秀宁站在城楼上的华盖下,看着下面热火朝天的比赛,都是笑容满面。

大臣们也兴致勃勃,紧张的预判谁胜谁败。

最后,越州队,海州队,禁军队,火器军队四支蹴鞠队晋级四强。

这四支球队,注定有一支和冠亚季军无缘。

为了公平起见,民对民,军对军。越州队对战海州队,禁军队对战火器军队。

此时,四支球队都比赛过三场,休息时间也不长,就继续厮杀起来。

这凭的是韧劲和后劲。

最后,越州队以一球之先,击败了海州队。而禁军队以两球之先,打败了火器队。

两强产生了!

越州队为什么强?因为队员多是临安人,多年前就在大宋皇宫踢过球,临安也是保留蹴鞠娱乐传统最好的地方。

禁军队强的不是技术和经验,而是体力。

技术和体力的对决,来了!

此时,就连李洛和崔秀宁,也紧张起来。

休息了三刻钟,离太阳落山只有一个多时辰了,两强终于对决。

禁军队凭借着仍然充沛的体力,猛冲猛打,往往能成功抢到球,可是传球和带球就差的多了,越州队准确的抓住了禁军队这个弱点,将主力布置在场中,让对方的球根本传不过来。

而禁军队急了,他们一冲撞,就要犯规。而越州队体力跟不上,就不多跑,只是防守在球场中间。

双方就这么纠缠,直到时间快到了,双方都没有进球。

最后,越州队因为禁军队犯规次数争取到点球的机会,一个三十来岁的老将亲自出马,他带球三丈,那球好像长在他身上一般,然后一脚勾起球,险而又险的踢进球洞。

竟然以这种方式,击败了禁军队,夺得了冠军,而禁军队只能是亚军了。

“哈哈哈。”唐主大笑,指着下面说道:“这蹴鞠,也要讲兵法。禁军队输在太过自信,技巧差了。”

群臣一起发出嘘声,他们还以为冠军必定是禁军队,谁知不是啊。

最后一场,就是海州队和火器队争夺季军。

火器队终于以一球的优势,打败了海州队。

于是,三强中有两支是唐军球队。

此时,太阳也快落山了。李洛下令赏赐冠军越州队队员体道士功名,颁下奖牌,又赏赐所有参赛者洪武金钱。

江陵百姓也看了盛大的赛事,齐声高呼万岁。

第三天,就是更加好看的马球赛了。

马球赛的赛场更大,是蹴鞠场的七八倍大小,为了赛事进度,淘汰赛在城外举办,只有四强才入城参赛。

马球队也是九人为标准队,人人骑装劲服,手持马球杆,威风鼎鼎。

这四强,全部是唐军球队,都是骑兵。

其他球队,全部被淘汰了。

十八匹马跑动起来,犹如两支骑兵厮杀,一上来就紧张万分。队员挥舞马球杆纵马驰骋,很是精彩,看的城中百姓齐声喝彩。

“轰隆隆—”气势惊人的马球队来回奔驰,就是为了将一个小绣球击入对方的球洞。

这是非常考验团队配合和马术的。

半个时辰后,哲札的蒙古骑兵球队,击败了虎古的女真骑兵球队。玛巴朗结的吐蕃骑兵队,击败了耶律忠节的契丹骑兵队。

最后,不出众人所料,哲札的蒙古骑兵队,又击败了玛巴朗结的吐蕃骑兵队,获得冠军。

大臣们的脸色都不太好看,就是百姓,也没有喝彩。

不过李洛还是照样下令赏赐所有参赛者,冠军的赏赐就更重了,每人十二枚金钱,赐予武士功名,赏赐紫鞘唐刀。

季军和亚军除了金钱,也赏赐武士功名和红鞘唐刀。不过亚军每人十个金钱,季军八个,殿军六个,首轮就淘汰的的一个。

事实上,大多数唐军参赛着,本身就是武士。

“天可汗!天可汗!”九名蒙古队员获胜拿到赏赐,一起高呼天可汗,下马行礼谢恩。大臣们的脸色,这才好看不少。

至此,为期三天的皇帝圣寿节,终于结束。

皆大欢喜。

…………

“算出来没有?亏了多少?”凤姿宫内,李洛笑吟吟问正在算账的崔秀宁。

崔秀宁合上账本,抬起一张清水芙蓉般的脸,那脸色有那么一点牙痛的意思。

但很明显,这女人不是牙痛,是心疼。

崔秀宁扳着指头,“国库花了二百二十七万银元,光是给民间老人的赏赐,就有八十多万!内库花了三万二千四百金钱。总花费超过二百六十万元。”

“我们收的礼,折合大概二十万到四十万元,当然,有的东西是无法用钱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