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只论亲疏(2/3)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日月永在 生活系男神 剑毒梅香
哝道。
冬儿掩嘴笑道:“谁像你这丫头,从小就贼大胆。”
正说着话,忽然院外传来一声稚子清声,冬儿的面色忽然间变得愈发温柔起来,起身走到门口,向外望去。
此时阳光已升至中天,炽烈的阳光擦着屋檐的边缘射了下来,落在这妇人依旧美丽地脸庞上。光线顿时变得温柔了起来,妇人地神情显得是那样地恬静与满足。
在外游玩的小姑娘回来了。
冬儿牵着自己地女儿进了屋来,指着坐在中间的范闲说道:“叫少爷。”
范闲看着冬儿姐手中牵着的小丫头,脸上浮起一丝真心的笑容,一晃两年多不见,这丫头眉眼已然展开,继承其母地清丽开始夺人眼目,眉宇间的稚气更是惹人怜惜。尤其是那双骨碌碌转着、灵动无比的眼睛,正好奇地望着自己。
“还是叫舅舅。”范闲伸手,将这小姑娘抱进怀里,看着有些紧张,有些不安的她。笑着说道:“几年不见,怎么不认识小舅舅了?”
小姑娘抬着脸,看着范闲那张漂亮的脸蛋儿,偏着头想了会儿。忽然间嘻嘻笑了起来,说道:“小舅舅,你跑哪儿玩去了?”
正如范闲是冬儿抱大的一样,范闲少年时常常在豆腐铺子上流连着,这孩子也是抱了不知道多少次,而且他一味地宠着,疼爱着,时常买些小东西给这丫头。所以小姑娘家对这个“小舅舅”印象特别深刻,虽然年纪尚小,却是记的清清楚楚。
“九岁了吧?”范闲端详着怀里小姑娘的脸蛋儿,对冬儿姐问道。
冬儿温和笑道:“少爷好记心,再过几个月就满十岁了。”
范闲看着小姑娘身上地的大布口袋,将她举过头顶掂了掂重量,满意地说道:“身子骨不弱,不过小姑娘家家。别成天到外面去疯。这么小的年纪,冬儿你也别让她做事。苦着咱们家的丫头了。”
冬儿在一旁笑着说道:“哪里舍得让她做事,这是从学堂回来哩。”
范闲转眼好奇看了她一眼,顺手将小姑娘放下地去。
小姑娘乖巧地又给思思见过礼,思思这才心疼地揪了揪她小脸蛋儿,将范闲早就预好了的礼物拿了出来,塞到她地手里。
小姑娘看了母亲一眼,得了允许,才高兴地将礼物接着,一面揉着有些微痛的脸蛋儿,一面对母亲说道:“娘,我去给爹熬药去了。”
冬儿怜惜地看了她一眼,点了点头。
小姑娘一跳一跳,兴高采烈地捧着礼物进了里间。
看着这一幕,再加上前面那一句,范闲忽然对冬儿姐姐有些另眼看待了起来,能够教出如此懂事的小孩子,冬儿姐真不简单——虽说庆国有不少贵族小姐在年幼时,会去族学里读书,甚至京都还有专办的女子私塾,可是在民间,女孩子地地位依然是极低,至于上学读书,更是听都没有听过的事情。
冬儿姐居然能够让自己的女儿去读书,这份魄力就不是一般平常女子能比的。
范闲看着她,赞惜说道:“你做的好,这孩子必须读下去。”
冬儿温和一笑,想了会儿后说道:“只是毕竟是女孩子,虽说知道多认些字,明些理总有好处,可是日后也不知道该怎么办。”
“怎么办?”范闲哈哈大笑道:“有我这个小舅舅在这里,这满天下,她想怎么办就怎么办!”
这便是一个承诺了,冬儿大喜过望,却知道少爷不喜欢自己行礼,便只是感激地看了他一眼。
范闲接着认真说道:“别乱许亲事,就算要嫁,也得让我先知道。”
冬儿满足笑着点点头。
说着闲话,便到了中午用饭的时候,冬儿为难说道:“少爷你且坐坐,我去准备一下。”范闲知道,自己若在她家吃饭,定然又是好一番扰嚷,指不定还要去左邻右舍借些食材。便赶紧阻道:“吃自然是要在你家吃的,只是别那么麻烦……就吃你往年常做的豆腐饭。”
冬儿忽然哎呀一声,捧着额头恼火说道:“都还没有点浆,搁在铺子里,怕是吃不得了。”
范闲笑着说道:“你忘了我端了两格来了?”
一番忙碌之后,冬儿相公也被小姑娘扶着走出了卧房,虽然还没有用范闲配地药,但先前诊治的时候。范闲已经度了一道天一道的天然真气进去,所以麦苗儿这时候地精神显得好了不少。
一屋子人就围在炕旁热热闹闹地吃了一顿豆腐拌饭。
冬儿一家三口未免有些过意不去与难受,但范闲却是吃的无比开心,先前看着冬儿姐椅门盼儿的慈母模样,他便知道冬儿姐的生活终究还是能幸福下去,不见得一定要跟着自己去京都。
“小舅舅,京都好玩吗?”小姑娘瞪着大大的眼睛,捧着大大地饭碗。一面用长长地筷子刨着软软的豆腐拌饭,一面好奇无比地问着。
“京都很不好玩。”范闲放下碗,看着小姑娘认真说道:“非常不好玩……不过如果不去玩一下,又怎么知道呢?你以后要不要去看小舅舅?”
“要!”小姑娘兴高采烈地说着。
回到伯爵府,与婉儿讲了讲今天地事情。婉儿这姑娘听着范闲的叙述,也不禁红了眼睛,待听着冬儿坚持不肯去京都,心中更是添了一分敬意。
出得门来。范闲伸了个懒腰,揉了揉有些饱足的腹部,轻轻拍了拍手掌。
一个影子缓缓从廊柱旁边的阳光里现出身形来。
如今的虎卫们知道范闲的脾气,也知道范闲的实力,所以不再如往年那般贴身跟着,只有这一道影子,在将东夷城的九品剑手们赶回去之后,又成了范闲地附骨之蛆。
范闲侧头看着他
冬儿掩嘴笑道:“谁像你这丫头,从小就贼大胆。”
正说着话,忽然院外传来一声稚子清声,冬儿的面色忽然间变得愈发温柔起来,起身走到门口,向外望去。
此时阳光已升至中天,炽烈的阳光擦着屋檐的边缘射了下来,落在这妇人依旧美丽地脸庞上。光线顿时变得温柔了起来,妇人地神情显得是那样地恬静与满足。
在外游玩的小姑娘回来了。
冬儿牵着自己地女儿进了屋来,指着坐在中间的范闲说道:“叫少爷。”
范闲看着冬儿姐手中牵着的小丫头,脸上浮起一丝真心的笑容,一晃两年多不见,这丫头眉眼已然展开,继承其母地清丽开始夺人眼目,眉宇间的稚气更是惹人怜惜。尤其是那双骨碌碌转着、灵动无比的眼睛,正好奇地望着自己。
“还是叫舅舅。”范闲伸手,将这小姑娘抱进怀里,看着有些紧张,有些不安的她。笑着说道:“几年不见,怎么不认识小舅舅了?”
小姑娘抬着脸,看着范闲那张漂亮的脸蛋儿,偏着头想了会儿。忽然间嘻嘻笑了起来,说道:“小舅舅,你跑哪儿玩去了?”
正如范闲是冬儿抱大的一样,范闲少年时常常在豆腐铺子上流连着,这孩子也是抱了不知道多少次,而且他一味地宠着,疼爱着,时常买些小东西给这丫头。所以小姑娘家对这个“小舅舅”印象特别深刻,虽然年纪尚小,却是记的清清楚楚。
“九岁了吧?”范闲端详着怀里小姑娘的脸蛋儿,对冬儿姐问道。
冬儿温和笑道:“少爷好记心,再过几个月就满十岁了。”
范闲看着小姑娘身上地的大布口袋,将她举过头顶掂了掂重量,满意地说道:“身子骨不弱,不过小姑娘家家。别成天到外面去疯。这么小的年纪,冬儿你也别让她做事。苦着咱们家的丫头了。”
冬儿在一旁笑着说道:“哪里舍得让她做事,这是从学堂回来哩。”
范闲转眼好奇看了她一眼,顺手将小姑娘放下地去。
小姑娘乖巧地又给思思见过礼,思思这才心疼地揪了揪她小脸蛋儿,将范闲早就预好了的礼物拿了出来,塞到她地手里。
小姑娘看了母亲一眼,得了允许,才高兴地将礼物接着,一面揉着有些微痛的脸蛋儿,一面对母亲说道:“娘,我去给爹熬药去了。”
冬儿怜惜地看了她一眼,点了点头。
小姑娘一跳一跳,兴高采烈地捧着礼物进了里间。
看着这一幕,再加上前面那一句,范闲忽然对冬儿姐姐有些另眼看待了起来,能够教出如此懂事的小孩子,冬儿姐真不简单——虽说庆国有不少贵族小姐在年幼时,会去族学里读书,甚至京都还有专办的女子私塾,可是在民间,女孩子地地位依然是极低,至于上学读书,更是听都没有听过的事情。
冬儿姐居然能够让自己的女儿去读书,这份魄力就不是一般平常女子能比的。
范闲看着她,赞惜说道:“你做的好,这孩子必须读下去。”
冬儿温和一笑,想了会儿后说道:“只是毕竟是女孩子,虽说知道多认些字,明些理总有好处,可是日后也不知道该怎么办。”
“怎么办?”范闲哈哈大笑道:“有我这个小舅舅在这里,这满天下,她想怎么办就怎么办!”
这便是一个承诺了,冬儿大喜过望,却知道少爷不喜欢自己行礼,便只是感激地看了他一眼。
范闲接着认真说道:“别乱许亲事,就算要嫁,也得让我先知道。”
冬儿满足笑着点点头。
说着闲话,便到了中午用饭的时候,冬儿为难说道:“少爷你且坐坐,我去准备一下。”范闲知道,自己若在她家吃饭,定然又是好一番扰嚷,指不定还要去左邻右舍借些食材。便赶紧阻道:“吃自然是要在你家吃的,只是别那么麻烦……就吃你往年常做的豆腐饭。”
冬儿忽然哎呀一声,捧着额头恼火说道:“都还没有点浆,搁在铺子里,怕是吃不得了。”
范闲笑着说道:“你忘了我端了两格来了?”
一番忙碌之后,冬儿相公也被小姑娘扶着走出了卧房,虽然还没有用范闲配地药,但先前诊治的时候。范闲已经度了一道天一道的天然真气进去,所以麦苗儿这时候地精神显得好了不少。
一屋子人就围在炕旁热热闹闹地吃了一顿豆腐拌饭。
冬儿一家三口未免有些过意不去与难受,但范闲却是吃的无比开心,先前看着冬儿姐椅门盼儿的慈母模样,他便知道冬儿姐的生活终究还是能幸福下去,不见得一定要跟着自己去京都。
“小舅舅,京都好玩吗?”小姑娘瞪着大大的眼睛,捧着大大地饭碗。一面用长长地筷子刨着软软的豆腐拌饭,一面好奇无比地问着。
“京都很不好玩。”范闲放下碗,看着小姑娘认真说道:“非常不好玩……不过如果不去玩一下,又怎么知道呢?你以后要不要去看小舅舅?”
“要!”小姑娘兴高采烈地说着。
回到伯爵府,与婉儿讲了讲今天地事情。婉儿这姑娘听着范闲的叙述,也不禁红了眼睛,待听着冬儿坚持不肯去京都,心中更是添了一分敬意。
出得门来。范闲伸了个懒腰,揉了揉有些饱足的腹部,轻轻拍了拍手掌。
一个影子缓缓从廊柱旁边的阳光里现出身形来。
如今的虎卫们知道范闲的脾气,也知道范闲的实力,所以不再如往年那般贴身跟着,只有这一道影子,在将东夷城的九品剑手们赶回去之后,又成了范闲地附骨之蛆。
范闲侧头看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