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医不容慈 > 第四百三十四章 泰安风云

第四百三十四章 泰安风云(1/2)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赘婿   小阁老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重生之文豪巨星   剑毒梅香  

李避看向远处的房屋,右手一招,一名黑衣男子落在李避身边道:  

“楚八,参见吾皇!”  

早在兄弟三人来到姑臧城时,李避便派暗中的墓陵军,先行进入这姑臧城打听情况。  

李避从药箱中摸索出几枚活血丹,一一递给众人后,这才轻声询问道:  

“这姑臧城中的百姓数量,可已全部掌握?”  

楚八从怀中掏出一本淡蓝色的小册,平摊于手中道:  

“姑臧城号称拥有半坐江湖的高手。  

先前王梓健召集来的千名百姓,以及千名江湖高手,其实都是过去被看押在牢狱之中的犯人。  

所以,这般战斗对于选夏的整体实力,并未有多大影响。  

普通百姓,有八万人。  

武学小宗师,有两万人。  

武学大宗师,有五千人。  

登堂入室的高手,有三百人。  

武学之道的高手,算上面前的二位,还有一十二人。”  

不愧是号称半座江湖的姑臧城!  

李避深吸了一口气,心中对于王梓健的愤恨,不禁减少了些许。  

若是先前这家伙,不顾一切,将所有人的鲜血抽离而出,只怕此番战斗,还难分胜负!  

吕吟安似有一阵恍惚,压下心头的悲伤,看向李避道:  

“楚皇打算如何安置选夏城民呢?”  

李避缓缓从怀中掏出一个枯旧的信封,递给吕吟安道:  

“我欠王婼熙九条命,此般来选夏,没有救出钰苓、钰秋濯,便又多欠了她一条命。  

你既是王梓健的姑姑,想必也曾是选夏皇室之人。  

这选夏便交由你了,至于选夏何去何从,并不该由我说了算。  

这个信封,便是我来之前,为选夏思考的一些退路。  

这般事了,我等便先回楚国。”  

李避一抖白袍,兄弟二人同时起身更上,即便此刻他们的嘴角还残留着血迹。  

吕吟安如何也想不到,战斗结束的李避,竟然丝毫没有染指选夏的意图。  

他真的是来救人的!  

吕吟安忽然感觉心头一阵愧疚,这么多年,她没有看透曾忆南的心思,没有看透自己从小陪大的侄儿,甚至连楚皇也不曾看透。  

哽咽之时,吕吟安看着李避的背影道:  

“选夏,可随我姓楚?”  

李避没有丝毫停留,一道低沉的声音,顺着晚风飘来:  

“你现在还没成选夏的皇,如何能替选夏的臣民做决定呢?”  

夕阳染红了整片天空,吕吟安这才第一次发现火烧云原来真的如此美丽。  

只是这血色的晚霞,再也不会有禅意伴随。  

“曾忆南,组织姑臧城中的强者,先去救助受伤的百姓。  

今夜子时,在姑臧城中心集合。”  

看着曾忆南消失在远处,吕吟安这才打开了手中楚皇的信封:  

“遮天为此刻江湖最强的组织,靠他们,可得暂生,长久必死。  

睢阳有卜算子,靠她,或许会被利用,生死不知。  

泰安与遮天有染,蔡髯和黎倾肯定另有计划,靠他们,生死不知。  

盛乐有乐门,但整体实力低微,靠他们,必死。  

楚国,实力不俗,强者众多,江湖若死,则楚国先亡!”  

吕吟安噗嗤一笑,若是有人在此,定会为这绝美的笑容倾服。  

“好你个楚皇,誓要守护天下嘛?”  

吕吟安横正额头之上的孝服帽,身形一闪,消失于这巨型的坑洞之中。  

这一日,  

选夏被绝巅强者,破去姑臧门的消息,瞬间传遍了大江南北。  

绝巅重现的消息,让本就不安的江湖,更加混乱了起来。  

祥符,  

韩风宸看着面前三人讳莫如深的表情,轻声道:  

“司徒智川、黎倾、蔡髯…  

你们皆是泰安的忠臣良将,朕一直知道你们对于泰安的忠心。”  

说着,韩风宸像个孩童一般,捧起手中的玉玺道:  

“但你们也只是对泰安忠心,从来都不是对朕忠心啊。”  

三人身后,依次战着远归而来的皇子。  

曾经的大皇子赵海,手中捧着一个贴着“佛”字的金色小瓶,贯穿面部的刀疤映衬着一丝凶狠,双眼如钩一般,死死地盯紧身穿皇袍的韩风宸。  

赵侃左手端着刻有“禅”字的银色小瓶,右手负于背后,一脸轻笑着看着韩风宸。  

九皇子赵泽站在蔡髯身后,“道”字的瓷瓶熠熠生辉。  

君芷茵看着六人这般逼宫的模样,不由得冷声道:  

“你们六人先不说见泰安皇不行礼已是大罪,此刻莫不是还想造反?”  

右手一挥,君芷茵冷哼一声。  

群群黑衣之人,胸口绣有金色的“刺”字,刺门高手瞬间出现在韩风宸身后。  

面对君芷茵的调度,司徒智川六人岿然不动,静静地看着刺门高手落位。  

韩风宸身边站着的,还有一身青衣的童让,凭他对黎倾的了解,今日,他们定是为皇权而来。  

佝偻着腰的黎倾,从踏入皇室之时,便不曾抬头,此刻依旧是双目垂于身前道:  

“童让,你是已经站队了么?”  

童让抱起双拳,面上没有丝毫畏惧道:  

“一朝天子一朝臣,童让不过是为了皇帝尽忠而已。”  

黎倾不再张开,似乎他在就预料到了这一天。  

三位皇子,三位老臣,不请自来,这让祥符皇宫的龙殿,蒙上了一层沉重的阴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