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燕公子 > 第八十三章 天下图(上)

第八十三章 天下图(上)(1/2)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大王饶命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剑毒梅香   生活系男神  

五月,北地草原。  

大地之上,草木繁盛,远远望去,犹如一块绿色的地毯,延伸至天地边际。  

蓝天,白云,灿阳,绿地,宛如一幅秀丽的画卷。  

一顶顶白色的帐篷连成一片,若盛开的白色花朵,点缀着草原。  

此时在营地中央,匈奴单于头曼“金帐”之前的一处高台之上,代表着头曼身份的纛旗高高矗立。在这面纛旗的周围,有上百面代表着草原部落的各色旗帜,簇拥着这面纛旗。  

“单于,单于,头曼单于!”  

高台下的欢呼声,让这片草原开始喧腾起来。  

站在高台之上的头曼,俯视着跪拜在台下的人群,心情格外的激动。  

匈奴单于头曼,双手敞开高举,面对天空大声祷告道:  

“感激长生天,你忠诚的子民头曼,衷心向你祷告,望你能继续佑护你的子民,让你的子民不断繁荣强大。”  

在中原大地大战不断之际,北地的匈奴,也开始了一统草原的步伐。  

前几年登基为匈奴单于之位的头曼,仿效中原体制,在头曼城建立起了匈奴王庭。  

头曼登基之后,审时度势,一改过去匈奴南下的国策,转而北进。  

对于单于头曼来说,北进并不意味着放弃了南方的中原大地,而是情势所迫。  

做为发起于阴山草原之地的匈奴联盟,在数百年的历史中,匈奴与草原上东胡、月氏等部落联盟一样,一直是想南下侵吞繁华的中原大地的。  

但是,很悲剧的是,面对南方中原的秦、赵、燕三国,草原部落之国,每次入侵中原的结果,皆是铩羽而归。  

秦、赵、燕三国的疆域,反而在同草原各国的屡次战争中,不断北扩。  

尤其是让头曼记忆深刻的是,发生在燕武成王七年(公元前二百六十五年),匈奴大军与赵国大战的事件。  

那一年,头曼的父亲想趁秦、燕两国伐赵之际,赵国无暇应对匈奴之际,率领着匈奴主力全师而下,企图收复匈奴的故地雁门、云中等地,没想到碰上了赵军将领李牧。  

李牧汇聚了代郡、云中、雁门等地几乎所有的赵军出战,动用了战车一千三百乘、骑兵一万三千人、步兵五万、弓箭手十万,与匈奴主力会战于云中。  

此战,李牧大破匈奴主力,追逐头曼父亲数百里。  

头曼的父亲也因此战受伤,回到匈奴后,沮丧万分,郁郁而终。  

这让头曼意识到,就凭匈奴此时的国力,是不可能南下入侵中原各国的。  

要想最终打败中原各国,就必须完成草原一统。  

在此国策之下,头曼登基之后,在这几年内,开始了北征。  

到了今天,匈奴终于让北方的丁零等部落联盟,臣服在了自己的脚下。  

匈奴的疆域已不局限于阴山一带,而是扩展至了贝加尔湖以西和以南色楞格河流域。  

此番匈奴的兵锋又指向了西域楼兰、乌孙、呼揭,及其周围的二十六个小国。  

想到这些,头曼的心情可谓是酸甜苦辣。  

登基为匈奴单于以来,排除政敌,修筑头曼王庭,建立类似于中原各国的朝堂,北上征伐,才有了今天北地众多草原部落的臣服。  

高台之上头曼,控制住了自己心中的情绪,高声喊道:“陀罗同。”  

“在。”台下的陀罗同上前,右手抚胸,向自己伟大的单于躬身致敬。  

“陀罗同在此次征伐中,功绩卓著,不亏为我草原上的雄鹰,今日封你为左谷蠡王。由你率军攻伐西域诸国,若再建新功,本单于不吝赏赐。”  

头曼在高台之上,大声对陀罗同封赏道。  

按照匈奴的官职,左谷蠡王的官职已经很高了,仅次于单于之下的左、右贤王。  

对此,陀罗同心中非常的感激,跪伏于地大声谢恩。  

接下来,单于头曼又大封此次北征的匈奴立功人员。一口气分封了一百二十六个千户,这就是匈奴现在所有的底蕴——总计为十二万六千户。  

如果按十人一户来统算的话,此时的匈奴人口数,大概为一百二十多万人。  

同中原一样,草原之上也是战乱不断,人口夭折数比中原更为厉害。  

不过草原一户,最少可出征勇士一到二人,这样算下来,匈奴的大军,此时最少有二十多万人。对草原的各部落来说,实力已经是最为强大了。  

封赏完毕后,头曼在高台上,大声对自己的臣民们高喊道:  

“草原的勇士们,我的臣民们,受长生天的指引,我们此番西征,必能让西域各国臣服于我匈奴狼骑的脚下。去吧,去征服他们吧!”  

“尊贵的单于,我们是狼的后代。此番西征,必会让西域各国臣服在大单于的脚下,我等是不会让单于失望的。”  

陀罗同在高台之下,高声喊道。  

六月下旬,蓟宫,亲和殿。  

天色已很晚了,天上繁星点点。  

蓟宫的宫门此刻已经关闭,亲和殿内,却仍是灯火通明。  

姬康伏在案桌之上,在灯光下仍在批奏着文书。  

看罢情报局从草原上传来的情报后,姬康眉头微皱。  

从侍官令王从手里,接过一条浸过冰水的绢巾,姬康搽拭了下脸上的汗珠。  

又从桌上拿起一份文书,仔细看了起来。这份文书是几位阁相会同军部,所做的一份关于燕国未来发展方向,乃至燕国军事力量部署的文书。  

这份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