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燕公子 > 第七十九章 济河(上)

第七十九章 济河(上)(2/2)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大王饶命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剑毒梅香   生活系男神  

海、渡江、渡河都是极其容易遭到敌军的攻击的。  

《孙子兵法》中,就有一句很有名的话叫做“半渡而击之”。  

意思是说,要趁着敌方渡河到一半的时候,发动攻击。  

此时敌方首尾不接,行列混乱,援军又被大河阻隔,所以很容易将其歼灭在岸边。而如果这个时候不出击,等敌方全部渡河站稳脚跟,要取胜就没那么容易了。  

王石看了半天地图,转过身来,对燕军的众将领道:  

“我军必须要在齐军主力到达济水河畔之前,渡过济河。如果齐军抢先到达济河的南岸,我军再想强渡济河,可就麻烦了。齐军可不是宋襄公,是不会有“宋襄之仁”的。”  

听完主将王石的话后,副将武阳靖等燕军将领都面色严肃起来。  

王石口中所说的“宋襄之仁”这个典故,来自与宋楚两国的“泓水之战”。  

当时的宋国非常强大,与南方楚国争夺中原霸权。  

周襄王十四年(公元前六百三十八年)。  

宋楚两国,交战于泓水(故道约在今河南省柘城县西北)河畔。  

楚军开始渡泓水河,向宋军冲杀过来。  

大臣目夷对宋襄公道:“楚兵多,我军少,趁他们渡河之机消灭他们,楚军必败。”  

宋襄公却道:“我们号称仁义之师,怎么能趁人家渡河攻打呢?”  

楚军过了河,开始在岸边布阵。  

目夷道:“我军可以进攻了。”  

宋襄公又道:“我军是仁义之军,等他们列好阵地再战。”  

等楚军布好军阵,楚兵一冲而上,大败宋军。  

宋襄公本人屁股上也挨了一箭,流血过多,重伤而亡。  

王石扭头看向了胡归良与左宗二人,下令道:  

“事不宜迟,我大军必须尽速前往济河,征集舟船,搭建浮桥。左将军、胡将军,你二人马上率领第二军、第三军,率领各军的工兵团,即可前往济河。”  

胡归良与左宗二人,一起躬身领命:“遵令。”  

现在在燕国各军,均有工兵团的配置。编制如下:一军配备一个工兵团,一师配备一个工兵营,一旅配备一个工兵连。  

而燕军主帅王石,这是把各军的工兵部队都集中起来,交给了第二军与第三军。  

毕竟这两个军,是燕国最为强大的快速打击军团。  

在齐军主帅达民率军北上的同一天,燕军的第二军、第三军就携带着众多的工兵部队,也从千乘南城出发,朝济河而来。  

在济水河的南北两端。  

燕、齐两国的大军形成的两条长长的洪流,即将在济水河畔汇聚、碰撞。  

王石与达民这两位主帅都明白,谁先到达济水河,谁就掌握了此战的主动权。  

争夺济水河的控制权,事关两军的生死!也事关燕、齐两国的前途国运!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