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燕公子 > 第十六章 决心(下)

第十六章 决心(下)(2/3)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莽荒纪   生活系男神   日月永在  

这个国家的一个国务卿说道:“我们撒谎、欺骗、偷窃。这才是我们这个国家,不断探索进取的荣耀。”  

移居到这个国家的人们,得信仰你们的上帝,得写你们的文字,得说你们的语言,得穿你们的服装,得过你们的节日,得习惯你们的传统习俗等。  

否则,在这个国家,你就是异类!  

深埋在地下的数千万印第安人的尸体,就是你最终的归宿。  

自己的国家形成单一的专制体制了,然后要求其他国家民族多样化、自由化、民主化、人权化。  

让这些国家始终动荡不安,战乱不止。  

但遗憾的是,在姬康来到这个世界之前,前世的华夏众多“公知”,也在给华夏灌输着什么民族独立性、多样性。  

姬康嗤之以鼻!  

我们的老祖宗,早用几千年的经验教训,告诉了自己的后人:“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而那个所谓的世界第一强国,也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这句话的正确性。  

所以,在姬康的前世,华夏建国之初。  

太祖就毫不犹豫地告诉民众:“我是信仰马列主义,但我更是民族主义者!”  

姬康亦是如此!  

十一月一日,赵国大朝之日。  

此时,皮牢关失守的讯息,赵国上下皆知。而秦国兵分两路,攻打太原城和武安城的消息,赵国朝堂也没向民众隐瞒。  

整个赵国上下,人心惶惶。  

清晨,赵国王宫的侍领总管,已经七十多岁的繆贤,知道这次大朝之会,对于赵国的意义。  

不顾赵丹的反对,一大早,前来赵丹的寝殿,亲自侍候赵王丹的洗漱。  

在给赵丹梳理头发的时候,发现才二十出头,年轻君王的头发,居然有许多发丝已经变白。  

繆贤再也控制不住自己,滴滴泪珠掉落下来。  

年轻的君王待洗漱完毕后,什么话都没说,只是轻轻握了握,老总管繆贤的右手。  

然后转身,朝赵国的龙宫大殿走去。  

赵国年轻的君王,看着殿下赵国的众臣,发现望储君乐毅,都平君田单都来到朝堂,就是连久病在家的上卿蔺相如,在旁边之人的搀扶下,也来参加此次大朝,内心极为感动。  

随即对身旁的一个侍官道:“来人,给蔺相如大人,乐毅、田单将军,看座。”  

蔺相如、乐毅、田单三人忙答道:“多谢王上。”  

待蔺相如等三人坐下后,赵丹对着殿下的众臣,问道:“诸位大人,我赵国皮牢关已失,而秦国二十万大军,也已重新占领了上党。现在秦国大军兵分两路,朝我赵国而来。”  

“一路为秦军副将司马梗带十万大军,兵犯我太原郡;另一路则有秦军主帅王陵,率秦军二十万,现在正朝我邯郸而来。”  

“各位大人,你们可有什么建议?”  

这个时候,上卿蔺相如颤巍巍地站起,对赵王丹躬身答道:  

“大王,当今之际,我赵国唯有与秦军死战。”  

蔺相如的话音刚一落,平原君赵胜、平阳君赵豹,上卿虞卿与老将田单、乐毅,五人也一起站出来。  

抱拳躬身对赵王丹道:“蔺大人所言极是,臣等附议。”  

随后,整个赵国朝堂上的所有大臣,都站了出来,一起对赵王丹道:“臣等附议。”  

赵丹见此,心中感到极为的欣慰,自己也从王座上站起。  

沿着殿阶,缓缓向殿门走去。  

来到殿门前,看着殿外,半响无语。  

过了一会,赵丹转过身来,对众臣大声道:  

“秦王嬴稷,不灭我赵国,是不会甘心的。”  

“长平之战,我赵国遭受大创,户户家中,母哭其子,子哭其父,祖哭其孙,其哭其夫。”  

“沿街满巷,哀痛之声不绝于耳;死者不能收,伤者不能疗。”  

“此乃寡人之失也。”  

赵国众臣闻此,一齐躬身对赵王道:“臣等有罪!”  

赵丹摆了摆右手,制止了众臣的请罪声。  

然后,又对众人缓缓说道:  

“寡人日后,自会,向我赵国的历代先王,请罪!”  

“自会,向我长平之战中,我赵国战死的四十五万将士们的英灵,请罪!”  

“自会,向我赵国的臣民们,请罪!”  

看着殿内的众大臣,赵丹顿了顿,继续对众臣说道:“此番,秦军又来攻打我赵国。”  

“这是不灭我赵国,秦国是誓不罢休呀!”  

说到这里,年轻的君王对赵国众臣大喊道:“既然如此,我赵国唯有死战!”  

众臣听到这里,一起大喊道:“死战!死战!死战!”  

声音传到殿外,殿外的众军士也一起大喊道:“死战!死战!死战!”  

随后,这个声音传到宫外,整个邯郸城都发出了呐喊声:“死战!死战!死战!”  

听到邯郸城内,满城百姓的呐喊声,赵国的众大臣,顿时都泪流满面。  

姬康的舅舅,赵王丹此刻,也已经同众大臣们一样,泪流满面。  

长平之战后,赵国的实力一落千丈。  

第二年,秦国又来攻打赵国。由于赵军主力在长平之战中,丧失怠尽。此时,面对秦军的进犯,根本无力抵抗,也无法组织有效的反击,秦军长驱直入。  

面对秦国大举入侵,赵国能用来抵抗秦军的兵力,捉襟见肘。  

武成王十三年,十月末,在经历了惨烈的攻防战后,赵国的太原郡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