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类型 > 侯门弃女之妖孽丞相赖上门 > 【第九十四章】儿子

【第九十四章】儿子(5/6)

推荐阅读: 重生之似水流年   宠物天王   遮天   小阁老   重生之文豪巨星   我在仙界有道分身   莽荒纪   生活系男神   日月永在  

皇后的肚子里爬出来的,前头的哥哥们早在他成年之前便占据了六部要职,轮到他上任,就只剩一个礼部闲职了。  

闲职也有闲职的好处,他有大量的时间可以用来发展朝堂内部的关系,以及建立民间与江湖的势力。  

五年汲汲营营、处心积虑,他终于拓出了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他的势力已经远在几位皇兄之上,再过个三五年,许就能与太子分庭抗礼了。  

当然在那之前,他必须解决掉太子的后盾姬冥修。  

这些都是各地的蛾子送来的密信,有各大官员与江湖帮派的动向,却唯独没有姬冥修与六爷的。  

王将信件丢到桌上,惆怅地叹了口气。  

“王爷!”刘太监来到了书房门口。  

王捏了捏酸胀的太阳穴,声线低沉道:“何事?”  

刘太监为难地说道:“奴才…查到…发现了一点情况。”  

王眉心微蹙:“不必吞吞吐吐的,有事快说!”  

刘太监苦恼道:“奴才…奴才实在不知该怎么说…”  

“是有大乔氏的消息了,还是没大乔氏的消息?”无非是这两种,刘全而今一门心思扑在大乔氏的行踪上,旁的都没功夫去监管了。  

刘太监犹豫了一会儿,从宽袖中取出一幅卷轴:“王爷还是自个儿看吧。”  

王拿过卷轴,一边缓缓打开一边问:“这是什么?”  

“是奴才从礼部拿回来的画像。”  

王在礼部挂了个闲职,没事并不会往礼部去,但刘太监每日都会上礼部打听里头的动向,以便随时掌握礼部的情况,今日也是巧了,礼部库房遭了蚁患,大家将东西一件件、一箱箱地搬出来,这副画像掉在了地上,他捡起来时顺便看了看,随后,就惊呆了。  

他道:“往年科举都是由吏部主办,公布成绩后再由礼部下发封赏,神童试也不例外。”  

画卷彻底打开了,碧绿的草地上,一个容颜精致的小男孩儿站在一个白色的小圈中央,手拿一卷皮尺,怔怔地盯着地上的人影。  

刘太监解释道:“这是本届六扇门的最后一关,以一卷一丈长的皮尺测量六层宝塔的高度,这孩子聪明极了,先是用皮尺量出了自己的身长,再以身长为半径,画了一个圆圈,他站在中间那点儿上,一直等自己的影子与身长一样时,迅速跑去在塔楼的影子顶端做了一个记号。之后,拉着直线,一小段、一小段地量出了记号与塔楼之间的距离,他说,这就是塔楼的高度。”  

这么聪明的办法,简直把吏部那些考官惊呆了,有个擅长作画的考官画下了他当时的样子。  

王惊得眼睛都直了,却不是因为这个孩子的聪颖,而是这个孩子的容貌。  

那是一张…几乎与他一模一样的脸。  

他虽没传闻中那般风流成性,却也不会在这方面亏待自己,只不过,事后他都会让人服下避子汤,一般不会怀上他骨肉——  

“他叫什么名字?”王问。  

刘太监道:“乔景云。”  

“姓乔?”王对这个姓氏可是敏感得很。  

刘太监倒是不觉着姓氏有什么,乔是大姓,姓的人多,吏部还有个姓乔的考官呢,他在意的是这张与自家王爷神似的脸,于是,他查了这孩子的信息,才发现里头大有文章!  

刘太监急道:“他缺考了一门,却拿下小探花,王爷,这是那个被咱们挡在考场外头的孩子啊!”  

“先是你的手下差点儿踩死我,再是你要冤枉我,害我儿子缺考了一门神童试,你知不知道因为你的缘故,我儿子错失了什么?他与状元失之交臂,换做我把你儿子害成这样,你会原谅我?”  

脑海里闪过乔薇在巷子里与他说过的话,王面色就是一变:“是她的孩子?”  

刘太监神色凝重地点头:“王爷,她的孩子怎么会跟您长得这么像啊…不会是您的儿子吧?”您一直和那村姑对着干,深深地让奴才怀疑您的动机啊…  

他的儿子?  

王的手握紧了拳头:“孩子多大?”  

“五岁。”  

五岁…  

时间上刚刚对得上!  

是她的孩子,也是他的!  

乔薇啊乔薇,你果真是大乔氏,你瞒得本王好苦!  

背着本王生下本王的骨肉,还装作不认识本王,很好,很好!  

这满天神佛里,有一位著名的三界笑柄。  

相传八百年前,中原之地有一古国,名叫仙乐国。  

仙乐古国,地大物博,民风和乐。国有四宝:美人如云,彩乐华章,黄金珠宝。以及一位大名鼎鼎的太子殿下。  

这位太子殿下,怎么说呢,是一位奇男子。  

王与后将他视为掌上明珠,宠爱有加,常骄傲道:“我儿将来必为明君,万世流芳。”  

然而,对于俗世的王权富贵,太子完全没有兴趣。  

他有兴趣的,用他常对自己说的一句话讲,就是——  

“我要拯救苍生!”  

太子少时一心修行,修行途中,有两个广为流传的小故事。  

第一个故事,发生在他十七岁时。  

那一年,仙乐国举行了一场盛大的上元祭天游。  

虽然这一项传统神事已荒废了数百年,但依然可以从残存古籍和前人口述中,遥想那是怎样一桩普天同庆的盛事。  

网站即将关闭,下载爱阅app免费看最新内容上元佳节,神武大街。  

大街两侧,人山人海。王公贵族在高楼上谈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